1/17/2014

參觀大都會美術館,到底票價為何? ──因票價而起的法律訴訟風波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在過去一年因門票政策而陷入法律訴訟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該是所有前往紐約的遊客的重要景點之一吧!只要是開放時間,大都會美術館總是充斥著滿滿的參觀者。然而,曾經入館的民眾,是否在購票時因為票價而感到困惑?

2012年底,大都會美術館捲入一場針對入館收費而引起的法律訴訟,直到近日紐約州立最高法院做出裁決,風波才略為平息。這場風波包含兩項訴訟:其一,控告美術館未在售票處將其「自由付費」的原則表明清楚,有欺騙民眾之嫌,並更進一步指出美術館未免費開放,在根本上違反了一條19世紀訂定的紐約州法規;其二,數位聲稱曾經受騙的民眾,以集體訴訟的方式要求美術館賠償。

●自由付費政策的來龍去脈
要了解這場法律訴訟,就得回到1870年代大都會美術館成立之初,與紐約市府簽下的租約了。原本暫時立於曼哈頓中城區的大都會美術館,搬遷至位於中央公園的現址之前,紐約州政府授權予公園、休閒和文化事務部,撥出一塊土地,建立一座能夠讓該市感到驕傲的美術館。既以「將藝術與藝術教育帶給美國民眾」為成立宗旨,收不收入館費,便是大都會美術館成立之初即存在的議題。於是,在1878年與紐約市簽下的土地租約中,明定大都會美術館必須一週之內有四天免費開放給民眾。而後於1893年,紐約州立立法機關又將免費開放時間增加為五個白天及兩個晚上,以換取市政補助及土地租金豁免權。

就這樣過了幾十個年頭,到了1970年,大都會美術館陷入營運赤字,於是當時的館長何文(Thomas Hoving)向紐約市請求允許美術館每日收費。市議會起初有點猶豫,不過,當時公園、休閒和文化事務部的首長與館長達成協議,同意讓美術館收費,條件是費用高低應「完全交由每位個體斟酌處理」,也就是目前大都會美術館的自由付費政策,只是,當時並未正式修訂美術館與市府的租約,將這項協議列入租約中。直到四十多年後的2013年10月(此時美術館已陷入法律訴訟風波,讓人不禁聯想到其直接關聯性),紐約市終於修訂了與大都會美術館的租約,明文表示美術館可以收取建議入館費用,並增訂允許美術館在未來調整票價,如針對特展收取額外費用的條文。雖然收取較高特展票價的情況在美術館界十分常見,不過,大都會美術館卻早在1980年便否決了這項做法。

因著這場法律風波,大都會美術館館長坎貝爾(Thomas Campbell)甚至發布新聞稿,澄清並說明美術館的門票政策。除了強調美術館目前政策的合法性及明確性之外,坎貝爾也解釋1970年開始建議票價的原因。不難想像,主要原因就在於大都會美術館必須維持日漸成長的規模營運。較以往成倍的展覽空間、館藏數量、遊客人數等,讓大都會美術館必須規劃一年2億5千萬美元的預算。這筆預算來自多個方面——會員費、市政補助金、企業贊助、商品及餐廳收入、捐贈等等,而門票收入大約佔總預算的11%。坎貝爾並表示,事實上,即使美術館將目前的建議全票金額25美元改為固定票價,仍不足以負擔個人成本。根據館方估計,平均每位入館民眾會消耗超過40美元的成本,而以一年接收超過6百萬遊客人次(其中包括許多免費入館的學校團體)的情況而言,一週七天都開放的大都會美術館自然需要一大筆營運額,以在各方面維持一定的品質。換句話說,大都會美術館在增加各項導覽、演講與活動之時,也希望顧及到所有經濟階層的民眾。

●誤導與否
以我本身的想法而言,或許原告及被告都有理。的確,大都會美術館的票價告示容易引起民眾的困惑,若非我早已知道此處的門票原則,光看告示或許也會不知所措。位於售票處,民眾會一眼瞧見的是斗大的粗體字,寫著「成人25美元;老人17美元;學生12美元;會員免費」。然而,若看仔細些,會發現幾行小字寫著「建議票價;特展不額外收費;十二歲以下孩童免費」。此外,美術館文宣印著各種加入會員的優惠,其中便包括「免費入館」這一項,容易造成支付會員費用比較省錢的錯覺。這些細節,或許在購票時多留心一些,便可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令我不解的,是大都會美術館曾經在網路平台如Groupon等處提供優惠,給予「打折」的票價,卻未指出事實上入館費用是採自由捐贈的方式。熟悉大都會美術館的民眾或許會看著優惠案心想:「怎麼會有人買?」不過,從未進入大都會美術館的民眾,包括許多紐約客,或許就會把這個當成參觀美術館的大好機會。

另一方面,我卻也不只一次聽過售票人員對著遞出信用卡或大面額鈔票的民眾問道:「幾張票?你想付多少錢?」很多時候,民眾回以困惑的表情,以至於售票人員接著解釋:「告示上的門票價錢是建議價錢,你可以自己決定要付多少錢。」至少在售票處的這項做法,是一個澄清的機會,讓民眾在購票時清楚自己付出的是什麼,並不刻意誤導民眾支付全額建議票價。而根據大都會美術館提供的資料,參觀民眾平均付出大約11美元的入館費用,遠遠低於告示上建議的25美元,也稍可反映出民眾自由付費的情況。

相較於其他位於紐約的美術館,全票25美元其實並不驚人。紐約現代美術館也同樣為25美元,古根漢美術館為22美元,惠特尼美術館為20美元,新美術館則為16美元,並且皆為固定全票票價,只有某個下午或晚上,以自由付費或免費方式開放。以規模而言,大都會美術館顯然豐富得多,而與其他美術館不同的全時間自由付費政策,確實嘉惠許多民眾。曾經聽過好些人有感而發,說普遍美術館的票價是令他們無法更常參觀美術館的重要因素。

對於大都會美術館的自由收費政策,民眾的做法不一。有些人認為這座美術館的資源寶貴,付多少錢都值得;有些人不好意思,覺得如果不付全額,自己好像很吝嗇;也有人掏出口袋裡的零錢,有多少給多少。

●豐富又親民
至於法官如何判決?2013年10月底,曼哈頓最高法院判決大都會美術館勝訴,說明「在目前的做法之下,每一位民眾都有能力支付入館費用。對於那些沒有經濟能力、或不願意以金錢方式表達感激的民眾,只要1分美元(筆者案:不到台幣1元)的捐獻也是被接受的。大都會美術館事實上等於是免費開放給大眾的。」法官並表示,若終止目前的自由付費政策,將削減美術館一大部分的預算,從基礎破壞「提供接近藝術的權利及教育大眾」的宗旨。

因此,下回前往大都會美術館時,不必因為告示不清楚而躊躇不前,也不必因為預算有限而放棄這座藝術的寶庫。只是在享受藝術資源的同時,也別忘了金錢常是支持藝術機構最直接的方式。這樣的結論或許陳腔濫調,但也是大都會美術館試著達到的平衡:在豐富館藏及觀展經驗的同時,持續讓美術館成為一個歡迎民眾的地方。至於每次的觀展經驗值得多少金額,就交由每位民眾自行決定了。


(原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64期2014年1月號)

1/07/2014

罕尼亞 ──歷史與現代交織出的美麗城鎮

二戰時期遭受轟炸的牆面遺跡與現代建築共存
以觀光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克里特島,幾乎所有的城鎮都有許多以觀光客為取向的景點、商店及海灘。又由於較大的城鎮皆靠海,所以在歷史上都是重要的港口。因此,這些城鎮的沿海景觀乍看之下有不少共同點:舊港口邊的威尼斯堡壘、海堤底端的燈塔、停靠在港口的一艘艘船艇,以及沿著海岸一排的餐廳及紀念品店。希臘人晚餐吃得晚,大約八點才開始,又或許下午的太陽總是太烈,所以直到天色變暗後,餐廳才開始熱鬧,倒映於沿岸海水上的點點燈火,也成了愛琴海海岸城鎮的典型景致。然而,在共同點之外,每個城鎮也各有特色,傳達出不同的風味。

若要說道我最喜歡的克里特島城市,那就非罕尼亞(Chania)莫屬了。位於克里特島西北邊的罕尼亞,是島上繼首府之後的第二大城。這個區域自新石器時期便有人類居住,而歷史上的政權更替,也數度改變了市景及人口結構。如今,整個城市大致分為兩個區域——靠近舊港口周圍的區域稱為舊城區,16世紀以來,這個區域曾圍著威尼斯城牆,但現在僅存留一部分的城牆;以舊城區為扇形中心向外擴張的是新城區,面積大得多,也是目前人口居住及工作的主要區域。

為什麼最喜歡罕尼亞?我想原因不只一個。帶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罕尼亞的港灣開口朝西,每當夕陽西下,整個海灣便籠罩著一片金橙色,襯著建築及船桅的深色剪影輪廓,實在美不勝收。其次,罕尼亞的市景別具風味,舊城區雖在二戰時慘遭轟炸,卻仍擁有號稱是克里特島上最美的都市景觀。新城區的建築年齡相對較淺,卻也有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雖然是旅遊度假聖地,少不了迎合觀光客的商店,但是不知怎麼的,也帶有濃濃的文化味。與島上其他的城鎮比較起來,罕尼亞更有自己的生命,不像是單為觀光客而存在發展的城市。然而,喜歡罕尼亞的最重要原因,該是此處所傳遞的「新舊相融」之感了。初次遊逛罕尼亞,便被這項特質深深吸引,覺得這般景觀真是充滿了魅力。

或許你要說,愛琴海區域的許多城市都可同時看到新舊建築。以雅典為例,著名的衛城(帕德嫩神殿所在處)就位於市區內的一個小山丘上,又如人潮擁擠的蒙納斯提拉奇區,在充滿一排排餐廳商店的夾窄弄巷間,一個轉彎,羅馬帝國時代的大型建築遺跡哈德良圖書館就出現在眼前。然而,所謂罕尼亞的「新舊相融」,並不單指其同時擁有新舊城區,也不單指古老建築與現代建築比鄰。這些都存在罕尼亞,不過,更特別的是新舊樣貌同時呈現在一座建築或一面牆上。

面海處,有一大片殘破的磚牆,是二戰時期的遺跡。1941年5月,德軍開始轟炸克里特島西部,而罕尼亞的舊城區便受到極大的衝擊,不管是一般房舍、市政建築或紀念碑,都遭毀壞。由舊照片看來,這片磚牆原本屬於一座三層樓的建築,於二戰中被毀後,僅留下這片牆做為紀念。有趣的,是戰前的建築原本就依附著一座拜占庭時期牆面而築,而現今看到的景象,則是更近代的建築依附著這片磚牆而築。

再舉一個例子,罕尼亞區域的青銅時期遺址奇多尼亞(Kydonia)長久以來都是一個謎,考古學家以往只能靠著少許的文獻記載推測這個西元前18至16世紀邁諾安大城的地點,直到1965年終於發現考古證據,證明奇多尼亞在舊城區的確切地點。然而,挖掘工作只能在一個極小的區域進行。為什麼?因為這個遺址(也不知道究竟面積有多大)幾乎都在現代房舍及水泥柏油路底下。由於威尼斯時期的建築就整個覆蓋在先前的建築上,又沒有留下什麼紀錄,因此城市建築也就順著時代發展。如今走在路上,我竟然透過窗戶窺進一戶現代房舍的地下室,裡頭就是一小塊挖掘出的古城遺跡!

由於這些大小地點,讓遊逛罕尼亞變得更加有趣,似乎隨時都能有新的發現,也更讓人沉浸在歷史的想像中。


(原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64期2014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