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011

受邊緣化但具影響力的藝術家——華盛頓國家肖像藝廊「捉/藏」特展探索同性戀與藝術

湯馬斯.艾金斯 致敬 1898 油彩畫布 127×101.6cm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肖像藝廊,去年底推出展覽「捉/藏:美國肖像中的差異與慾望」,以一百餘件作品,探索性別及性向如何戲劇化地型塑了現代美國的肖像創作。換句話說,此展以同性戀為主題,呈現藝術家如何探討性別與性向、如此受邊緣化的族群如何影響現代藝術的發展,以及藝術如何反映社會態度的改變。

雖然同性戀議題在今日的社會早已被普遍公開談論,不過本次展覽卻是首度以此為主題的大型美術館展覽,又由於是在國家出資的美術館展出,因此受到不少關注。而展覽開幕一個月後,作品〈腹中之火〉受到某些衛道人士的抨擊,以致於從展覽中被撤下,引起了各方的大量討論,展覽於2月中結束之後,關於這件作品的話題仍繼續延燒,誠可謂這幾個月以來在美國受討論度最高的作品。

●時代環境與藝術
「捉/藏:美國肖像中的差異與慾望」分為七個展區。進入第一個展區「差異之前」,迎面而來的是湯馬斯.艾金斯(Thomas Eakins)的〈致敬〉,這件作品中的拳擊手正在接受男性群眾的鼓掌歡呼,他的站姿並不是拳擊當下的姿態,反而比較接近傳統繪畫中裸女的形象,他的短褲也使身體更顯得暴露。透過以男性觀看男性的方式,艾金斯給予「愛慕」另一種模糊地帶。同樣是艾金斯的作品〈華爾特.惠特曼〉,則描繪了這位書寫了許多同性感情的同志詩人。

「現代主義」展區呈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國複雜的社會所產生的生活方式,如喬治.貝洛斯(George Wesley Bellows)的〈河岸一號〉描繪的是一群湧入美國城市中尋找工作及穩定的勞工階級男性,而在炎熱的夏日,他們聚集到河邊游泳並社交,而畫面中也有一些社會階層較高的時髦男子觀看著這群裸身的男人。而這個時期也出現許多穿著較為中性的同志肖像,如羅嫚.布魯克(Romaine Brook)的〈自畫像〉、芙蘿林.史德漢莫(Florine Stettheimer)的〈馬歇爾.杜象肖像〉,以及柏妮絲.阿巴特(Berenice Abbott)的攝影作品〈珍奈特.芙拉娜爾〉。

1930年代開始,一股同志文化漸漸發展起來,其中也包括許多藝術家,對於美國藝術及文化的興起及鞏固功不可沒,例如馬爾斯登.哈特里(Marsden Hartley)的〈八鈴愚蠢:紀念哈特.克雷恩〉不但呈現了對同志詩人克雷恩的推崇,同時也是抽象繪畫的陳述,透露了同志在社會中所處的「另一個」空間。而同志藝術家之間的網絡,也在前一個世代的貢獻之上更加建立起來。這些都呈現於「1930年代之後」展區。

1950年代充滿了文化及社會的衝突,由於政治因素,當時出現了「同志會影響國家安全」的想法,許多被認為有同志傾向的政府職員都遭革職。由於薰衣草的顏色與同性戀傾向常被聯想在一起,這個迫害事件日後被稱為「薰衣草恐嚇」。在這樣的環境中,藝術家如傑斯帕.瓊斯及勞生柏將他們對於政治及文化的反抗以各種符碼編入他們的作品之中。「一致與衝突」展區即展出1950年代及1960年代前半的作品,如勞生柏的〈詩章十四〉、傑斯帕.瓊斯的〈紀念我的感覺——法蘭克.歐哈拉〉及〈紀念品〉 。

相對於之前的安靜,1969年,同志解放運動突然轉為公開並高調,其中較為知名的有位於紐約格林威治村石牆客棧發生的一連串「石牆暴亂」。這樣的環境自然也影響了藝文界,此時的藝術家不需要像之前一般隱藏自己的性向,而很直接地在作品中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如同「石牆之後」展區展出的梅波索普(Mapplethorpe)〈自拍像〉、安迪.沃荷的〈偽裝自畫像(紅)〉,以及彼得.胡賈(Peter Hujar)的〈蘇珊.桑塔格〉。

接下來的展區「愛滋病」呈現的則是與之前潮流大相逕庭的1970年代。當時政府提倡「回歸傳統價值觀」的作法,與日漸浮上檯面的愛滋病,共同塑造出此疾病是「同志瘟疫」的想法,甚至認為同志獲得愛滋病是「活該」自己不道德。在藝術上,自然轉為較為哀傷及深沉的表現。凱斯.哈林的〈未完成繪畫〉、梅波索普的〈 勞柏.梅波索普自拍像 〉、貢札勒斯—托勒斯的〈無題(洛杉磯羅斯的肖像)〉等,都是對於自身或是喪失伴侶的自我沉思。

雖然愛滋病至今仍舊是令大部分的人束手無策的疾病,但社會觀點已漸漸改變,近年來,同志身分的議題已不像之前令社會大眾害怕,藝術家也在作品中更加探索此一議題,如「新的開始」展區中,拉波維茲(Annie Leibovitz)拍攝的〈艾倫.狄珍妮,卡烏艾,夏威夷〉,這位知名喜劇家於1997年大方承認自己的性向,而這張肖像明白地把男性及女性的特色結合在她的身上。

●〈腹中之火〉遭撤
在這次的展覽中,上述及其他的所有展出作品受到的關注,其實都不如遭撤下的〈腹中之火〉來得多。這件原本展於「愛滋病」展區的無聲錄像,是大衛.瓦納羅維奇(David Wojnarowicz)於1987年創作的作品,用以紀念他死於愛滋病的愛人彼得.胡賈。此作以蒙太奇的方式呈現許多圖象,感覺充滿了各種資訊,又帶有詩意。這件原本20分鐘長的作品,被剪輯為4分多鐘的片段展出,然而,一個天主教團體及某些政界人士認為此作具冒犯性,主要被提出的片段,是一個爬滿螞蟻的耶穌釘十字架像,被認為是褻瀆與不敬。受到他們的壓力,博物館將此作從展覽中撤下。

〈腹中之火〉遭撤之前,或許還未受到廣大注意,事件發生後,反而受到各界的關注,許多藝術界人士紛紛抨擊這樣的舉動,不少美術館及展覽空間開始播放這件作品,而各界的討論自然不在話下,從藝術界擴及政治界,某些方面而言,似乎也失焦了。當然,許多人讚許策展人及國家肖像藝廊一開始將這件作品收入展覽中,而作品管制的話題又因此再度被提起。

●回歸展覽初衷
由於展覽本身的話題性,以及撤下作品的風波,讓「捉/藏:美國肖像中的差異與慾望」這幾個月來不斷地出現在藝術新聞中,不過,兩位策展人還是希望大眾把焦點放在展覽的初衷,更加認識這個之前似乎被忽視的區塊。策展人之一的肖像畫廊學者瓦爾德(David C. Ward)表示:「那些擁有不同性向的藝術家,佔有邊緣但具影響力的位置。從這樣的角度,他們在肖像畫中帶入創新及革命。偏向禁止他們的社會態度,迫使他們發展新的視覺方式以示反抗,用以編碼、偽裝及表達自己及描繪對象的性向。」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30期2011年3月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