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011

跨界充滿不確定性,也充滿可能性——紐約視覺表演藝術圖景

紐約現代美術館「盛大首演:回歸部落格」作品呈現一景
「Performa」視覺表演藝術雙年展的創辦人兼總監歌得柏格(RoseLee Goldberg)曾說:「表演是20世紀藝術史發展的重要催化劑。」的確,回顧過去的幾十年來,行為及表演藝術在視覺藝術史上佔有顯著的篇章,而跨領域的創作方式也愈來愈普遍,藝術家們透過不同的專長及媒介,探索新的可能性。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及紐約現代美術館近期紛紛推出與表演結合的展覽。向來挑戰藝術家與觀眾之間關係的美國藝術家澤薇爾.查(Xavier Cha, 1980-),透過在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最新作品,與演員合作,探索空間、環境及常規如何影響人們與他人及環境之間的互動。而紐約現代美術館的特展「盛大首演:回歸部落格」,則邀請藝術團體「盛大首演」(Grand Openings)進行一系列演出/創作。

●以身體探索空間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一樓的小展廳中擺放著一道白牆,每到整點之時,便有一位身上架著攝影機、對準臉部拍攝的演員在展廳中來回走動。廿分鐘內,演員的表情動作由平靜到急躁,甚至喊叫、哭泣,似乎在此空間中不知所措。於此同時,觀眾與演員同在這個空間內,試著理解演員的心情及處境。整個過程中,演員的臉部表情皆由攝影機拍攝下來,兩位演員之間的空檔,紀錄影片便投影在展廳內的白牆上。

這是澤薇爾.查的最新作品〈身體戲劇〉,結合了演出及錄像。她給予演員的指示,是去呈現身處陌生環境時的內心感受,試著以表情及動作傳達孤立及恐懼的感覺。觀眾進入展廳之時,無論看到的是演出當下或投影影片,都不是完整的作品——演出當下,觀眾無法看到攝影機拍攝的角度,而投影影片則無法呈現演員在展廳中的移動狀況。也因此,必須兩者都觀看,才算是觀賞了一件完整的作品。澤薇爾.查表示,〈身體戲劇〉在三個層次的空間中運作,包括演員演出時的心理空間、展廳本身的實體空間,以及演出及投影之間的暫存空間。而作品中的孤立感受,也有不同層次的呈現——情感上,演員與觀眾雖在同一空間,演員的動作卻好似正在探索一個完全不同的空間,造成觀眾心理上無法定位及迷惘的感受;實體上,演員身上的攝影機則在其與觀眾之間形成一種距離感;而在投影影片時,演員的表情也與觀眾實際體會的展廳空間無法協調。換句話說,〈身體戲劇〉迫使觀眾以不同的角度觀看空間,而不管如何,觀眾都會有某種迷失的感覺。

在這件作品之前,澤薇爾.查就已多次結合表演、錄像及裝置創作,討論主觀性、感知力及觀察者的概念。她邀請小丑、歌劇演員、戲劇演員等不同領域的表演者參與創作,如同〈身體戲劇〉一般,澤薇爾.查給予演員一個大方向的指示,然後讓他們在此限制中自由發揮,她可謂「狀況的構圖者」,讓演員在她預設的情況下演出。她的第一件公開作品〈樹形標籤〉(2003)以洛杉磯的灌木樹籬為媒材,剪出自己的名字,藉此探討公共與私人空間的界線。隔年的〈觀看玻璃〉則與舞者合作,在商店的玻璃櫥窗前渾然忘我地跳舞,同樣以公共、私人空間及裡、外的概念為討論主題。之後的幾件作品也都與空間的概念密不可分。

●不知道會看到什麼
7月底,紐約現代美術館推出特展「盛大首演:回歸部落格」,為期十三天的展覽期間,「盛大首演」每天安排了不同的演出及活動。「盛大首演」的五位成員榮川(Ei Arakawa)、尤塔.科瑟(Jutta Keother)、傑.桑德斯(Jay Sanders)、艾蜜莉.桑德布拉德(Emily Sundblad)及史提芬.齊爾寧(Stefan Tcherepnin)分別擁有藝術、音樂、策展、評論的背景。他們在2005年第一屆的「Performa」視覺表演藝術雙年展中,合作呈現了一項展演,自此開始,便在各大美術館及藝術節慶中合作,而每個人也各自有獨立的創作。

本次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盛大首演:回歸部路格」展中,除了五個核心成員外,他們也與許多人合作,共同呈現作品,以行為/表演藝術史為大方向主題。兩個星期內,有影片、有演出、有音樂、有沙畫、有座談,也有混合形式的呈現,地點大多在美術館二樓的大廳,有些演出也延伸到美術館花園及戲院。在〈凱瑟琳.畢格羅的「惡夜之吻」模仿〉中,一邊的牆上投影著電影「惡夜之吻」,一組人在一旁唸著重新編寫的台詞,一組人在另一邊彈奏鍵盤配樂,尚有一組人在中央模仿電影人物的動作。兩個晚上的〈單身之夜〉並未如一般想像的進行幫助單身男女認識交流的活動,反而像是進行一場無厘頭的娛樂活動。〈正式服裝日〉邀請觀眾於該日穿著自己最好的服裝到美術館。而許多「節目」的內容是看節目表時,看不出個所以然的,甚至節目表上寫著展覽第二天是「香菇星期四」,下面的註解則寫著「我們不知道你會在這一天的節目中看到什麼」。事實上,二樓大廳也成為「盛大首演」的辦公室及後台,筆記型電腦、道具等物品散置在一個角落,讓人摸不清是否為演出的一部分。散亂的場面,讓觀眾不禁彼此問道:「這是藝術嗎?」或者「他們正在表演嗎?還沒正式開始吧?」

「盛大首演」的呈現,其實很像1950年代後期興起的偶發藝術(Happenings)。他們有部分的劇本,也有部分的即興演出,有鬆散的編舞、樂譜,以及自我省思的動作,再加上音樂家、藝術家、製片、作家等各個領域的創作者共同合作,交織出具有不確定性的作品,也因此每一次呈現都是獨特的。

●Performa視覺表演藝術雙年展
若要提道一個較大型的結合視覺與表演藝術的活動,該是2005年成立於紐約的「Performa」視覺表演藝術雙年展了。創辦之初,歌得柏格希望以此雙年展刺激更多跨領域的合作,也鼓勵表演藝術朝向更多新的方向發展,而幾屆下來,也的確為視覺表演藝術注入新的活力。首屆雙年展「Performa 05」開幕後即大受好評,為期三週的展期中,遍布紐約廿幾個地點的視覺表演藝術活動總共吸引了超過兩萬五千名觀眾。接下來兩屆的「Performa」於各方面都逐步成長,上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紐約各處呈現作品,打破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文學、時尚、建築、電影、電視、廣播、設計,甚至美食藝術的界線。

即將於今年11月1日至21日登場的「Performa 11」主題為「語言、翻譯及誤報」,藝術家及劇場演員將以視覺表演藝術探索語言的使用。而由於其在視覺藝術中使用語言的特色,1910年代至1940年代發展的俄羅斯構成主義(Russian Constructivism)及1960年代盛行的激浪派(Fluxus)成為本次雙年展選擇作品的出發點。屆時,遍布紐約市的八十幾個地點將充滿跨領域的藝術呈現。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36期2011年9月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