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10

畢卡索影響下的巴黎藝術圈——費城美術館推出「畢卡索與巴黎前衛藝術」大展

圖說:「畢卡索與巴黎前衛藝術」展場一景,此為模擬1912年巴黎秋季沙龍展展場的「沙龍立體主義」展區。

提道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畢卡索(1881-1973)必然是其中之一。擁有大量20世紀藝術收藏的費城美術館,2月底至4月25日推出「畢卡索與巴黎前衛藝術」大展,匯集了館藏及美國私人藏家的收藏,檢視畢卡索於1905年至1945年在巴黎期間的豐沛創作,包括他在立體主義發展之初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1920至1930年代與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潮流之間的互動對話。因此,展覽雖以畢卡索為主軸,但他的作品僅佔了展品總數的四分之一,另有其他十餘位同時期歐美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在展場中產生有趣的對照。

這個時期的巴黎,是思想潮流匯集之處,促成藝術上的各種實驗及創新。展覽中的兩百餘件繪畫、雕塑、版畫及素描,依照年代順序歸類排列,分為十一個區塊,展示出當年巴黎畫派的活力及豐富。

●以立體主義為主軸
走進展場,迎面而來的是畢卡索的〈拿調色盤的自畫像〉,時年廿五歲的畢卡索,並未在作品中描繪畫筆,間接地表明自己不需要靠畫筆就可以創造出強而有力的作品的自信。1904年春天,已在西班牙小有名氣的畢卡索決定定居巴黎,並很快地與其他的藝術家如勃拉克、葛里斯等建立起終生友誼及合作關係。在這個展區「畢卡索:巴黎早期」中,十一件1906至1908年的作品展示了初至巴黎的畢卡索的創作。〈頭頂麵包的女人〉是他「粉紅時期」的重要作品,作品描繪了西班牙農婦的強韌,背景的色調及輪廓令人聯想起西班牙史前時代的阿爾塔米拉洞窟繪畫,畢卡索顯然十分推崇這些對於野生動物的描繪,他曾說:「在阿爾塔米拉之後,一切都衰敗了。」費城美術館於1931年受贈獲得〈頭頂麵包的女人〉,它因而成為第一件館藏的畢卡索作品。同一時期,畢卡索參觀了民族博物館,初次認識非洲藝術,為他日後的創作帶來極深的影響,著名的〈亞維儂的少女〉即是代表作之一,本次展出的水彩習作是此作品的最後結構定調作品,首次呈現在觀眾眼前,備受重視。

立體主義可謂20世紀藝術史上的一大突破,「畢卡索與勃拉克:創始立體主義」展區中,十四件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了立體主義創始初期的樣貌,畢卡索與勃拉克的密切合作使他們的作品看起來極為相像,甚至難以區分。立體主義並未完全棄絕傳統的人像及靜物描繪,不過卻以不同的邏輯將畫面轉化為獨立又交錯的平面及線條,從此時開始,繪畫不再只有一個固定的視點,物件被打平並分解,再以不同的角度呈現,打破了西方藝術自文藝復興以來由單一視點所主導的畫面結構,至此,畢卡索及勃拉克宣告成功的繪畫不再決定於與實物的相似度,而是對於現實的重新組構。畢卡索的〈男人與吉他〉於1912年的夏秋之際在法國南部完成,並於1925年參與了在巴黎舉辦的首次超現實主義大展,超現實主義詩人及領班布列頓(André Breton)極為推崇這種視覺上的模稜兩可;而勃拉克的〈靜物(報紙及檸檬)〉也帶有同樣的多層平面及白、灰、黃、棕的色調。

「拼貼及黏上的紙」展區呈現了隨著立體主義而出現的現代拼貼藝術。雖然畢卡索及勃拉克開啟了這種藝術表現方式,卻是葛里斯將其形式帶到更完整的境界,這三位藝術家在使用壁紙、報紙、樂譜及廣告等媒材,強調作品的三度空間及其人為特質,與傳統對於藝術的創新及純粹的概念背道而馳,同時,也透過使用日常生活的物件,模糊了藝術與現實的界線。重點展出作品包括畢卡索的〈一碗水果、小提琴及酒杯〉與葛里斯的〈靜物:桌子〉等。

立體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同的形式變化,「分析性立體主義」指的是1908年至1912年這個期間,畢卡索與勃拉克將三度空間的物體分解,再重組於二度的平面上,試圖以多重視點更完整地呈現現實,而「綜合性立體主義」則是1912年至1914年間,藝術家以多種媒材及平面聚集創作出一種新的現實,並開始使用明亮的顏色,且以刷子在豐厚的溼顏料上刷出紋理。展覽中的「綜合性立體主義」展區呈現多件顏色豐富的作品,在〈窗前靜物〉這件作品中,葛里斯透過畫面元素的相互關係及顏色的改變,將窗戶內外的景象融合在同一平面上。

巴黎的藝術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吸引了眾多美國藝術家前往,而他們的社群中心即位於美國詩人葛楚德.史坦(Gertrude Stein)與哥哥里奧.史坦(Leo Stein)於住處所經營的沙龍,他們於1903年搬到巴黎,隔年買了第一件塞尚作品,之後又陸陸續續收藏了多位歐洲藝術家的作品,這批收藏很快地成為初至巴黎的美國藝術家認識歐洲現代藝術的管道,葛楚德也於之後與畢卡索成為朋友。此外,咖啡廳也成為美國藝術家、作家、導演等的聚集點。「美國人在巴黎」展區展示了十餘位美國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派翠克.亨利.布魯斯(Patrick Henry Bruce)、馬克思.偉柏(Max Weber)、亞倫.道格拉斯(Aaron Douglas)……等。

走進「沙龍立體主義」展區,立刻可感受到與其他展區的不同,此區的牆壁被漆成紅色,展出畫做彼此間緊密地懸掛,而雕塑作品則有如建築元素般穿插在其中,如此的安排,是為了模擬1912年的秋季沙龍展。雖然畢卡索與勃拉克是立體主義的創始者,但由於他們的經營畫商康維勒(Daniel-Henry Kahnweiler)不准許他們將作品在兩個巴黎年度大展中展出,而僅能在他的畫廊中展示給他的客戶,因此,一般大眾最初接觸到的立體主義作品,其實是葛里斯、德洛涅、勒澤、畢卡比亞等藝術家的作品。梅金傑(Jean Metzinger)的〈午茶時間(拿湯匙的女人)〉於1911年的秋季沙龍首次曝光時,藝評家沙蒙(André Salmon)將其稱為「立體主義的蒙娜麗莎」,梅金傑雖應用立體主義的方式,不過卻堅持讓畫面中的人物在幾何架構中仍能夠被清楚地辨識出來。1912年的黃金分割沙龍中,葛里斯的〈咖啡廳內的男人〉是唯一實際以完美的數學比例來架構的作品,因此畫面充滿了系統性的格子及幾何圖形。而杜象的〈下樓梯的裸女(2號)〉也是首度在這個展覽中曝光,這件當年被批評看不到裸女的作品,卻因其呈現的動態感而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

承接之前的風格,立體主義藝術家們持續在色彩及形式上發揮。「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立體主義」展區中,勒澤的大尺寸作品〈城市〉可謂頌揚機械時代城市環境的代表作,此作於1920年巴黎獨立沙龍展展出時,得到很大的稱讚,勒澤以鮮明的色彩及抽象的形式表現城市中的鷹架、橋、鋼鐵架構、看板、商店……等,整體布局好似舞台布幕,中間的樓梯帶著觀者走進這個繁忙的大都會。畢卡索的〈三位音樂家〉則是他探索「綜合性立體主義」的極致,雖然此作為油畫作品,但畫面的結構有如他早期的拼貼作品一般,因此此作常被解釋為畢卡索對於年輕時代的懷想。作品中三位戴面具的音樂家,分別為畢卡索的朋友、穿著修士服的法國詩人馬克思.賈克柏(Max Jacob)、穿著白色服裝的法國詩人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以及穿著西班牙國旗紅黃兩色的小丑服裝的畢卡索。

而一次大戰後,藝術也掀起了一陣回歸傳統的風潮,畢卡索的詩人朋友考克多(Jean Cocteau)鼓吹回歸古典主題及早期歐洲繪畫的寫實,強調和諧、平靜及高貴。由於立體主義的破碎內涵並不符合當時受到戰爭摧殘的社會的口味,因此許多藝術家放棄了戰前大膽實驗的精神,前衛藝術家如畢卡索及勃拉克一方面對於政治上保守的風潮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也尋找本身現代主義作品與傳統藝術核心價值的連結。「回歸秩序」展區中,勃拉克的〈坐著的沐浴者〉雖以非傳統的形式呈現,卻透過人物的比例及身上的布料連結古典希臘羅馬藝術。

1924年,由布列頓帶領的一群藝術家在巴黎發起了超現實主義運動,這個新興的世代應用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著作,探索夢境、禁忌及潛意識。雖然畢卡索從未正式加入布列頓的團體,但他的作品在這個時期與超現實主義者產生有趣的對話,「畢卡索與超現實主義」展區中便呈現了許多如此的作品,如〈女人的頭〉及米羅的〈男與女〉。

巴黎的文化、自由及現代化,自然吸引了眾多的藝術家移居此城,其中包括了許一批東歐藝術家,如夏卡爾、利普西茲(Jacques Lipchitz)、馬庫西(Louis Marcoussis)、奧洛芙(Chana Orloff)、蘇丁(Chaim Soutine)……等,這些藝術家大多為猶太裔,他們試著融合現代主義風格與本身故鄉文化的傳統。「東歐藝術家在巴黎」展區中,夏卡爾的〈三點半(詩人)〉一如他的其他許多作品一般,有著鮮明的色彩及喚起童年猶太傳統的元素,而形式上則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以交錯的線條及平面形成菱鏡般的畫面結構。

最後一個展區「死亡與犧牲」則陳列了反映戰爭殘酷的作品,畢卡索創作了許多與西班牙內戰及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的作品,此時期最重要的雕塑之一〈人與羔羊〉喚起「好牧人」犧牲與救贖的主題。而利普西茲的雕塑〈祈禱〉則以一位老人進行獻祭儀式的影像,表達他對於納粹集中營的驚駭。這些作品都包含了藝術家們極大的痛苦,以及對於戰爭其間無辜犧牲者的關懷。

●難得的完整展出
除了兩百餘件作品之外,展覽也規畫了一個區域展出許多這個時期藝術家的照片,以及相關的文件。許多展品都極少出現在觀眾眼前,因此本次的展出可謂完整認識立體主義的難得機會,展覽的深度及廣度,讓觀眾對於20世紀前半的巴黎藝術景像有更深入的了解。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9期2010年4月號)

4/23/2010

雷曼兄弟藝術收藏拍出220萬美元

圖說:喬治.史萊柏 布魯克林橋 油彩畫布 80×110.5cm 1945

於2008年受到次級房貸風暴影響而宣布破產的雷曼兄弟股控公司,於月前委託費城的費里曼拍賣公司拍賣其藝術收藏品,去年11月、12月及今年2月的三場拍賣,總共拍出220萬美元。

11月的拍賣中,雷曼兄弟所收藏的包含了霍克尼、印第安那、李奇登司坦、卡德爾等藝術家的兩百八十三件作品,(其中有些甚至是破產前不久才買入的作品,)共拍出了134萬美元;第二場拍賣中的繪畫及雕塑作品,共拍出26萬美元;而第三場拍賣,則是六十餘件版畫全數拍出,共60萬美元。這幾場拍賣皆十分熱絡,拍賣結果也大大超出預期。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從這一系列拍賣中看出買家對於曾是雷曼兄弟所收藏的藝術品很感興趣, 喬治.史萊柏(Georges Schreiber)的油畫作品〈布魯克林橋〉(1945)便是很好的例子,這件預估價僅4000美元的作品,最後以2萬美元成交,或許由於它曾經被懸掛在雷曼兄弟紐約會議室的牆上,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見證了金融史上最嚴重的崩垮之一的作品。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9期2010年4月號)

4/20/2010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於紐約現代美術館進行行為藝術

圖說:南斯拉夫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左)於紐約現代美術館進行的行為藝術演出

紐約現代美術館3月中推出展覽「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場」,以大約五十件作品,回顧南斯拉夫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1946-)過去四十年來的攝影、裝置、聲音、錄像、行為藝術等作品。為了使觀眾更清楚認識她的作品,展覽呈現了其他人對於她以往的行為藝術作品的重新演出。此外,阿布拉莫維奇也於展覽期間,現場進行她的最新行為藝術作品,同時也是她為期最長的作品:每天美術館開館前至關館後,阿布拉莫維奇都坐在放置於二樓大廳的椅子,整個過程不出聲也不移動,而觀眾則可進入作品中與她對坐,時間多長都無所謂,以感受作品的永恆性。這項展覽展至5月31日,而於美術館開放時間,觀眾也可透過網路(http://www.moma.org/interactives/exhibitions/2010/marinaabramovic/)觀看行為藝術的現場影片。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9期2010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