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010

大都會美術館不停生長的竹子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屋頂花園上的作品〈大竹:你不能、你不要,且你不會停〉,此為8月底的樣貌。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目前於屋頂花園推出特展「道格+麥克.史達恩在屋頂上:大竹」,巨型作品〈大竹:你不能、你不要,且你不會停〉讓原本就能遙望紐約建築景致的美術館屋頂更值得一看。

雙胞胎兄弟的道格與麥克.史達恩(Doug and Mike Starn, 1961-)於屋頂花園創作,以竹子為媒材搭建的架構,盤據了屋頂的大半空間。4月底展覽開幕之時,作品已有低矮的架構,而在半年的展覽期間,兩位藝術家與多位攀岩家共同使用更多的竹子往上搭建,形成巨型作品,往上走的步道,讓觀眾體會作品形成的過程。道格.史達恩表示:「將它創作成這麼大型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大家感到自己的渺小——或是至少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個別的個體並不是這麼大。」

〈大竹〉是一件介於雕塑、裝置、建築與行為藝術之間的作品,它在展覽期間不停地生長、改變,同時,它有著對立性的特質——這一直是一件完成品,也一直是一件未完成品。麥克.史達恩說道:「就某種方面來說,這是一個暫時的架構,但它也是一件雕塑作品,不是靜止的雕塑,而是一件有機品,我們只是它的一部分,幫助它生長。我們要建築一片海景,就好像我們的攝影作品一樣,是一個不停起伏的波浪的切面圖。我們的生長和改變是持續不變的。」

道格與麥克.史達恩以攝影著名,但他們也創作了許多跨媒材的作品,試圖結合雕塑、攝影、繪畫、錄像及裝置等方式。他們尤其對於「有機」這項型態及主題特別感興趣,而本次於大都會美術館的展出,便是一項有機又跨界的創作。

直到10月底展覽結束之時,計畫〈大竹〉將達到大約30公尺長、15公尺寬及15公尺高的尺寸,而展期間所有的搭建階段皆由攝影或錄像的方式記錄下來。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25期2010年10月號)

10/12/2010

色彩與構圖的碰撞協調——紐約現代美術館推出馬諦斯大展

圖:馬諦斯 摩洛哥人 油彩畫布 181.3×279.4cm 1915-6 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提道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一般人腦中立刻可以浮現其大膽、鮮明的用色。他開創了野獸派風格,並在野獸派逐漸式微之時,仍堅持自己的創作路線。在其漫長的繪畫生涯當中,1913年至1917年可謂最具有革命性的時期之一,在巴黎的這五年間,他不但有豐富的作品產出,在風格上也別具實驗性與開創性。紐約現代美術館7月底至10月11日推出的「馬諦斯:徹底的發明,1913-1917」,以一百餘件繪畫、素描、雕塑及版畫作品檢視這位藝術家的創作進程,以及他自己所稱「現代建構的方式」的革命性實驗。

●不斷重新修正的作品
展覽的一開始,以馬諦斯於1907年至1912年之間的作品做為鋪陳。馬諦斯廿二歲時的老師摩洛(Gustave Moreau)要求學生至羅浮宮摹仿大師作品,其中,塞尚對於馬諦斯有顯著的影響。這個時期,馬諦斯也創作了他至此時最大型的銅雕,四件銅雕作品〈背部〉展現了極具張力的肌肉,而接下來的廿餘年間,他也不時地回到這個主題。1910年的秋季沙龍,馬諦斯的作品受到抨擊,之後,他花了兩年到西班牙及摩洛哥旅遊,摩爾式建築啟發了他的空間建構與用色。

1913年從摩洛哥回到巴黎後,馬諦斯的畫風有了顯著的轉變。原本把焦點都放在色彩的他,開始注重畫面的形式結構,漸漸地,結構超越了色彩的重要性,〈藍窗〉是此時的代表作品之一。1914年,馬諦斯創作了大量的作品,而幾乎每件作品都以不同的視覺結構完成,也可說是對於當時立體主義的回應。〈室內金魚〉以他的工作室為場景,魚缸、家具及植物的位置都經過多次的修改,底下的層次都微微透出,〈金魚與調色盤〉是這件作品的再簡化。〈坐高腳凳的女人〉有著塞尚及立體主義的簡單幾何圖形與明顯的輪廓線,〈聖母院一景〉則描繪了從馬諦斯工作室向外望的聖母院,多次修改結構後,馬諦斯以藍色顏料覆蓋整個畫面,但下層的構圖仍清晰可見。〈依凡.蘭絲伯格肖像〉可謂這一年馬諦斯最驚人的作品,它經過多次的塗抹、切刻與重畫,最後再刮出從人物身上外散的線條,回應其頭髮、手臂與身體的曲線。

1914年後半至1915年底,由於一次大戰的爆發,使得馬諦斯的創作斷斷續續。1915年,他把學生時期在羅浮宮摹仿的黑姆(Jan Davidsz. de Heem)的作品拿出來修改,完成〈來自黑姆的〈點心〉的靜物〉,他表示,自己在結構上「加上從那時以來所有我看到的,並使用現代建構的方式。」這極有可能指的是立體主義。這個時期,馬諦斯也投入許多精力在版畫,主題主要是他的工作室與日常生活,特別是他的家人及朋友。在版畫上的形式、工具及技術,對於他日後的簡單色彩及構圖都極具影響。

1916年,馬諦斯完成了〈摩洛哥人〉,事實上,他在四年前就開始這件作品的創作,幾年間,他三度加大作品的尺寸,最後,黑色成為底調,同時連結又分隔作品的三個區塊——左上方的圓頂建築、左下方的甜瓜、樹葉與舖過的路面,以及右方的人物。馬諦斯以層層的顏料建構畫面,而底層的痕跡也可看出他不停重新思考與調整熟悉的主題。於此同時,馬諦斯也更多以顏料覆蓋的方式修正原本的構圖,而非試著把舊構圖刮掉。〈窗〉這件作品中,白色顏料描繪強烈的光線從窗戶射進房間,土耳其藍融合了牆壁與地板,把有深度的空間拉成一個平面。

另一件表現光線的作品,是描繪馬諦斯的大兒子皮耶的作品〈鋼琴課〉,窗戶的綠色區塊及皮耶臉上的色塊,都代表著光線造成的效果,也暗示了特定的時間。起初,他以較自然的手法呈現畫面,之後卻簡化原本的構圖,以色塊來建構畫面。〈奧古斯特.佩勒林肖像(二)〉是巴黎商人及收藏家佩勒林所委託的作品,第一件色彩較豐富的肖像被佩勒林以「太大膽」為理由退回,因此馬諦斯在另一塊較大的畫布上重新繪畫,雖然這件作品也經過多次修改,但暗色的背景隱藏了原本的構圖,而人物周圍的刻線也讓佩勒林的身形不至於融入背景當中。

〈河邊浴者〉是本次展覽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在多年間經過了幾次的修改,也因此可以從中一窺風格的轉變。馬諦斯最早於1909年創作這件作品時,希望以跳舞的沐浴者來呈現和諧的色彩、阿拉伯式的圖樣及扁平的設計,以一種神話般的主題來喚起平靜的氛圍。1913年,他重新修改作品的結構及色彩,此時的畫面看起來幾乎是單一色調。及至1916年到1917年,馬諦斯把作品轉變為垂直的線條區塊,以及框限在幾何結構內放大並抽象的人物,中間的黑色區塊將畫面分成兩半,一邊充滿了鮮綠的植物,而另一邊則呈現真空般的背景。最後,馬諦斯稍微刮掉作品最左邊的顏料,以展現下方的層次。

●漸趨重要的構圖
總結來說,馬諦斯在這五年間的作品,較之前的作品更具抽象性,時常省略細節的描繪,幾何圖形佔有更重的地位,並且藍色與灰色常是主要色調,而這個時期,也是他的創作風格大幅改變的時期。「馬諦斯:徹底的發明,1913-1917」對此做了詳細的檢視,展品的質與量俱佳,使展覽甫開幕便吸引大批人潮前去觀看。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24期2010年9月號)

10/06/2010

沼澤中的畫家—— 伯齊菲爾德回顧展於惠特尼美術館展出

圖:查爾斯.伯齊菲爾德 日與石 水彩粉彩畫紙 101.6×142.2cm 1918-50 阿布萊特—諾克斯美術館藏

身為一位藝術家,我喜歡想像自己身在一處難以形容的沼澤中,獨自地,膝蓋以下都陷入泥沼,畫下我在那裡看到的充滿生命力的美,以自己的方式,絲毫不顧傳統,或其他人的意見。——查爾斯.伯齊菲爾德,1938年2月8日。

查爾斯.伯齊菲爾德(Charles Burchfield, 1893-1967)以其水彩風景畫聞名,是20世紀不可忽視的美國畫家。紐約現代美術館於1930年為他舉辦的個展,是該館成立以來的第一個藝術家個展,1936年,《生活》雜誌在〈伯齊菲爾德的美國〉一文中,稱他為美國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目前展出的「沼澤中的熱流:查爾斯.伯齊菲爾德的繪畫」,即以一百餘件作品及筆記,依照年代順序回顧這位藝術家豐富的創作,展品借自各大美術館及私人收藏,涵蓋水彩、素描、油畫、設計及日記等,是廿多年來,最大型的伯齊菲爾德回顧展。

●展現獨特的表現風格
伯齊菲爾德出生並成長於俄亥俄州,1912年至1916年,進入克里夫蘭藝術學校就讀,也是他這一生主要接受的學院訓練。1921年,伯齊菲爾德搬到紐約州水牛城居住,受雇於當地的一家壁紙公司擔任設計,隔年結婚,與妻子育有五位兒女。1929年,紐約市的Frank K. M. Rehn畫廊開始代理伯齊菲爾德的作品,因此,他得以辭掉工作而全心投入創作。直到七十六歲去世為止,他都沒有搬離紐約上州的市郊,而此地的風景也成為他主要的繪畫靈感來源。

許多人將伯齊菲爾德的作品歸類為「幻像藝術」(visionary art),也就是創作內容超越物質世界,而從最深層的自我,描繪意識層面或以此為基礎的景象,例如精神或神祕主題的融入。確實,雖然伯齊菲爾德的畫作幾乎都是風景畫,但是觀者很難看出繪畫的確切地點,他的描繪主題包括他家的花園、從窗戶向外看的景象、叢林、深谷等,然而在描繪景象的同時,他透過加入非常具有表現性的光線及線條,反映自己對於自然的獨特認識及眼光。伯齊菲爾德在他的筆記中曾表示,希望自己描繪出古早時期人類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在自然的景致及力量中看到神祇及靈魂。在他所處的年代,如此的畫風可謂大大偏離主流。

伯齊菲爾德的繪畫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1930年之前,當時他的繪畫充滿了極度的表現風格,其中,1917年是他自稱的「黃金時期」,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許多也成為日後繪畫的基礎。第二個時期是1930年代及1940年代初期,他受到委託,在美國的幾個鐵道及礦坑作畫,此時的伯齊菲爾德將畫風轉向寫實,他開始描繪小鎮上的房舍,以及工廠或工業景象,這批大尺寸水彩畫擁有油畫一般的結實性,他也因此以描繪美國地景的真實而聞名。然而到了1940年代中期,伯齊菲爾德又回到了起初的表現風格,但也融合了第二個時期發展的技巧,創作了大尺寸的、如幻覺般的自然景色,這些作品擁有扭曲旋轉的筆觸、強烈的色彩及誇張的形式,他也時常在早期的繪畫周圍黏上新的紙張,擴大原畫的尺寸及繁複性。對他而言,還是充滿表現風格的大自然作品最能夠把他的創意推向極至。

至於伯齊菲爾德的設計,也如同繪畫一般以自然環境為基礎,他同時也受到日本木刻、中國傳統繪畫及英國插畫家亞舍.拉克漢(Arthur Rackham)的影響。

●從物質及心靈層面檢視
本次的展名「沼澤中的熱流」取自於伯齊菲爾德的一幅水彩畫的名稱。伯齊菲爾德熱愛沼澤與溼地,熱愛大自然的一切,他曾說:「在繪畫中展現一朵蒲公英的燦爛,與展現一座高山或一場暴風雨的壯觀同樣困難。」事實上,在年輕時期,他曾在成為藝術家或自然書寫家之間難以抉擇。有趣的,是他喜歡實際站在沼澤中作畫,感受昆蟲、雨水及植物的漸漸腐爛,因此,這個展名可謂貼切地捕捉了他的熱情。

惠特尼美術館的展覽,以1930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個展「查爾斯.伯齊菲爾德 :早期水彩畫,1916至1918」為起頭,從當年展出的廿七件作品中精選了大約半數的作品,此外,也展出了一些素描作品,例如一本被命名為「抽象思想的傳統」的1917年素描本,便出現了表示人類情感的半抽象形狀,而這些形狀也出現在他多年後的繪畫當中。接下來的展廳,有著伯齊菲爾德設計的一款向日葵壁紙布滿牆面,展廳中的作品,除了許多設計草圖外,也掛著他傾向寫實主義時期的作品。最後一區,則展出伯齊菲爾德後期的表現風格作品,這裡的畫作普遍來說尺寸比較大,其中的幾件作品,可以清楚看到他加黏在周圍的畫紙,重新修改他年輕時期的作品。整個展覽,以1950年代及1960年代的大型水彩作品,以及伯齊菲爾德自青少年時期至1967年心臟病發去世為止所寫下的日記做為結尾,這些豐富的日記展現了他不斷地自我反省探索的習慣,也記錄了他的創作歷程。

伯齊菲爾德的朋友畫家愛德華.霍伯(Edward Hopper)曾寫道:「伯齊菲爾德的作品很顯然並非立基在藝術上,而是立基在生命上,一個他認識並熱愛的生命。」本次的展覽透過作品及文件,從物質與心理層面呈現伯齊菲爾德的繪畫生涯。到達惠特尼美術館展出之前,此展已於洛杉磯的漢莫藝術中心及水牛城的伯齊菲爾德—潘尼藝術中心展出,一路下來,獲得不少好評,也再度建立了伯齊菲爾德在美國藝術史上的重要性。此展於惠特尼美術館展至10月17日。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24期2010年9月號)

10/01/2010

穿梭於古希臘文物之間——雅典新衛城博物館


圖:帕德嫩展廳一景,包括內外兩圈的帶狀雕飾,以及東側的三角眉飾。

舉凡到雅典旅遊的人,幾乎沒有不參觀衛城的。雅典衛城,即是帕德嫩神殿的所在地,是希臘古典時期雅典市民向雅典娜女神獻上供物之處。其上的建築,是古典時期巔峰的代表作,即使到今天,仿希臘古典風格的建築仍處處可見。

然而,今日所見到的帕德嫩神殿,與當年輝煌的外觀已相去甚遠,原本塗於雕刻上的顏色已褪去不說,在其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神殿曾多次遭到有意或無意的破壞,直到19世紀初,英國的艾爾金爵士以拯救文物為由,有計畫地將圍繞在神殿上方的帶狀雕飾移下,並賣給大英博物館,「艾爾金大理石」的回歸與否也因此成為20世紀末起最熱門的議題之一。

1865年,希臘政府在衛城遺址旁邊設立了衛城博物館,保存於該區域挖掘出的文物。1886年的大規模衛城挖掘計畫開始後,舊館明顯無法容納如此大量的出土文物,經過數度的擴大及改建,設立新衛城博物館的想法在1976年開始,博物館於2007年建築完成,並於2009年6月盛大開幕。

●建構原貌的展覽方式
新衛城博物館位於衛城遺址的東南方,25000平方公尺的總面積,讓博物館從周圍較小的建築群中突顯而出。從外觀看來,博物館並不是一棟方正的建築,為了不同的展覽及建築需要,它的每層樓角度皆不相同。當初首度競圖結果出爐後,竟於博物館的預定地發現4世紀至7世紀的社區遺址,因此該次結果作廢,而2000年的再次競圖,由瑞士建築師伯納.屈米(Bernard Tschumi)與希臘建築師麥克.弗提阿底斯(Michael Photiadis)的合作案獲得首獎。由於博物館本身立基於古代遺址之上,為了不破壞這個遺址,博物館的地面樓層順著遺址的結構,以圓柱架空其上,而館前廣場及地面樓層,也特別於多處使用玻璃地板,讓觀眾可以看到這個保存相當完整的遺址。

根據出土證據顯示,衛城及其周圍自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居住,幾千年下來,漸漸成為宗教及文化的中心,到了西元前5世紀的古典時期成為黃金時代,大部分現存的神殿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築的,除了帕德嫩神殿之外,周邊尚有許多大小神殿林立。為了盡可能呈現當初鼎盛的樣貌,新衛城博物館做了各種不同的設計。展區共分三層樓,觀眾順著既定路線,從實際考古遺址,到達挖掘出的文物展廳,再到達帕德嫩神殿展廳,最後繞到羅馬時期,形成一個完整的迴圈。通過大廳,進入地面樓層展區,迎接觀眾的是一條寬敞的玻璃斜坡,斜坡下方可看見社區遺址,兩側則陳列了從衛城山坡上各神殿挖掘出的陶器。順著斜坡往上走,舊帕德嫩神殿(最早的位於衛城的雅典娜神殿)的三角眉飾陳列在頂端,而同一樓層,也展示了許多雕像,以及當時民眾奉獻的許願石柱,其上所雕刻的文字,更加清晰地展現當時民眾的生活及想法。除了文物之外,每個區域也都設置了等比例模型,將完整的建築及整個區域的分布清楚呈現在觀眾眼前。

新衛城博物館開幕之時,即以大量使用玻璃為建築媒材而受到關注。除了玻璃地板之外,三樓展區的四周皆為玻璃窗,觀眾可從不同的角度,望向包括衛城在內的古代遺跡,以及環繞在周圍的現代建築。這個樓層也稱為「帕德嫩展廳」,展廳中央播放著介紹帕德嫩神殿的影片,從最早的建築,到歷史上經歷的變化及破壞,再到今日的修復,都做了清楚的解釋。展廳外圍,則展示著位於帕德嫩神殿廊柱頂端的兩圈帶狀雕飾,陳列方式完全依照實際神殿的尺寸及排列,連展覽方位也完全相同(因此建築的三樓較下方樓層微微旋轉成與帕德嫩神殿同樣的方位),雕飾下方的標示則敘述著浮雕的故事。博物館藉著這樣的設計,盡可能將這個西元前5世紀的建築回復在觀眾眼前。當然,如前所述,這些浮雕有一部分目前不在希臘,而分散在世界幾個大博物館,因此,空缺的部分便以圖片代替,而取回所有的帶狀雕飾在此展出,自然是希臘文化政策的重點之一。

●保存實際文物之處
新衛城博物館的目標,在於統整目前散布在各個博物館的衛城文物,讓觀眾在此處可獲得對於衛城及其周圍遺跡的完整概念,以及從史前時期至晚古時期此處的人類活動。希臘政府目前正進行帕德嫩神殿的修復,遺失或毀壞的部分將由新的材料填補,而其上的雕刻也都將是原物的複製,因此,若想看到實際的文物,還是得到旁邊的新衛城博物館,衛城之旅也才算完整。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24期201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