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10

Philagrafika 2010——聚焦於印刷圖象的藝術節

圖說:雷茵娜.席維拉(Regina Silviera) Mundus Admirabilis 電腦割圖數位輸出乙烯基 2008-10

費城重要的藝術活動「Philagrafika 2010」於1月底正式開跑,這個為期兩個半月的藝術節,把焦點放在印刷及版畫在當代藝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整個費城區域共有八十八間藝術機構參與這項盛會,展出超過三百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可謂美國規模最大的藝術活動之一,成為最近費城藝術圈內的重要話題。

●Philagrafika的前身
身為美國最具歷史的城市之一,費城長期與印刷有不小的淵源,這裡是美國早期的印刷中心,再加上豐富的藝術資源及創作,使此地成為舉辦印刷藝術節的絕佳地點。

Philagrafika原本名為「費城印刷合作」,自2000年創辦以來,在費城藝術圈日趨重要,它增加印刷藝術的能見度、促進藝術圈內的合作網絡,並使大眾認識及參與印刷相關藝術。2006年4月,費城印刷合作更名為Philagrafika,反映了其對於組織一項遍布全市的國際藝術活動的目標。Philagrafika 2010為更名後的首度展覽,經過多年的策畫,這個四年一度的展覽較以往更加強調印刷媒材在當代藝術的重要性。

●印刷與藝術
Philagrafika 2010的藝術總監兼主策展人為荷西.洛加(José Roca),此外,尚有五位協同策展人——約翰.卡波頓(John Caperton)、雪蘿.康凱頓(Sheryl Conkelton)、雪莉.蘭戴爾(Shelley Langdale)、蘿莉.莫提斯(Lorie Mertes)及朱利安.羅布森(Julien Robson)。他們策展的中心思想在於印刷圖象為當代藝術的核心,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理論則成為論述依據,就如他於1936年所發表的文章〈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所分析,印刷技術的發明促成藝術創作的一大改變,而印刷的目的有二:複製及公眾化。當代藝術家時常使用壓印、重複、複製、連續……等概念創作,而在複合媒材愈趨普遍的時代,這些概念也成為達到特殊美學目標的重要途徑。

又如班雅明在另一篇論述〈攝影小史〉(1931)中所言:「透過攝影,我們首度發現光學無意識的存在,就好像我們透過心理分析而發現直覺無意識的存在。」Philagrafika的策展團隊不斷地向觀眾提出問題:印刷無意識是否存在?若答案為肯定的,那它存在何處?正如印刷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氾濫到被忽視的程度,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所融入的印刷手續也不再被特別提及,但印刷這項特質,是否能成為我們了解當代藝術創作的框架?透過印刷的角度來檢視當代藝術,是否能在某些方面啟發我們對於世界的了解?

策展團隊並表示,印刷就如攝影一般,是實體物件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不同的,是印刷所具有的直接接觸的特質,也就是說,製作圖象的印刷模子的表面(木版、金屬版……等)與印上圖象的紙張(或其他媒材)有直接的接觸,而留下印痕即是印刷的基礎。然而,為何要留下印痕?印痕是印刷的實體表現,那其意圖是否便是印刷的靈魂?這些有形與無形的印刷特質,是否應稱為「無意識圖象」?

在這樣的框架之下,今年的展覽分為三大部分——「無意識圖象」、「來自印刷」,以及「獨立計畫」,而其中又細分為以下的幾項主題:花樣與裝飾、可接近性與散播性、合作與社群、印刷的權威性、工藝與美學,以及公共領域的印刷。

●各種角度探索印刷
「無意識圖象」是本次的核心展覽,上述的策展理念即主要在此部分呈現,簡單來說,它探索在當下視覺文化中無所不在的印刷物質,以及可接近性、民主化、散播性及無常性等概念如何在擴大印刷領域的同時,影響當代藝術的創作。摩爾藝術設計學院、賓州藝術學院、費城美術館、印刷中心及天普大學畫廊這五個地點,共展出來自十八個國家的卅五位藝術家的作品,突顯在雕塑、環境、表演、圖畫及錄像作品中的印刷元素,以及其與當代藝術的關聯性。

「來自印刷」將五位藝術家與五間費城的歷史機構配對,展出與主題相關的作品。美國藝術家麗莎.安.奧爾巴赫(Lisa Ann Auerbach)於美國哲學學會博物館進行〈傳單屋:達爾文附加〉計畫,此計畫的靈感來源為目前於館內展出的「與達爾文對話」一展,奧爾巴赫徵求大眾寫下的對於達爾文理論的回應及想法——宣言、故事、詩詞等,之後她將這些文字印為傳單,強調印刷的散播性。杜克.利里(Duke Riley)於賓州歷史學會進行〈恢復萊爾德的失落王國〉,以附近的小島珮蒂島的歷史軼事為主軸,借助真實的家譜紀錄及各項文件,追查1850年代從愛爾蘭移民至此定居並在島上自立為王的萊爾德的後裔,決定誰是目前正統的王位繼承人。由藝術家馬丁.馬佐拉(Martin Mazorra)與麥克.修斯頓(Mike Houston)共組的團體砲彈出版(Cannonball Press)與獨立海港博物館合作推出〈跳躍的大海〉,此印刷報紙匯聚裝訂了過去在此船上生活及工作的超過四百位船員的紀錄。於羅森巴赫博物館與圖書館,觀眾可以為安利克.恰勾雅(Enrique Chagoya)的〈頭痛〉印刷品著色。於賓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展出的巴布羅.艾爾桂拉(Pablo Helguera)的〈究竟是什麼?〉則結合Youtube及iPhone等應用,探索這個資訊充斥的時代。

「獨立計畫」則有七十八間文化機構參與,它們各自推出以印刷圖象為中心角色的各式展覽。

●豐富的藝術活動
Philagrafika 2010將展至4月11日,早在開幕之前,費城各藝術文化機構即推出相關講座及活動,不僅在藝術圈成為大家談論的話題,也讓市民多了許多接觸印刷藝術的機會。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8期2010年3月號)

3/16/2010

嘉布利耶.歐羅茲柯世界巡迴展——首展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

圖說:嘉布利耶.歐羅茲柯〈不變的武士樹〉

紐約現代美術館目前正展出墨西哥藝術家嘉布利耶.歐羅茲柯(Gabriel Orozco, 1962-)的同名回顧展,以大約八十件作品,檢視這位藝術家過去廿年間的創作生涯。

嘉布利耶.歐羅茲柯的作品類型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裝置……等,因此很難將他歸類為某一特定類型的藝術家。1990年代,他旅遊至世界的各個城市,並在當地創作具有地點象徵性的作品,例如在墨西哥創作的〈我的手即我的心〉(1991)一作,他將一球黏土握在胸前的手心中擠壓,形成一個心形,而創作媒材即是當地磚頭工廠所使用的土;又如另一件的作品〈直到你找到另一台Schwalbe〉(1995),是歐羅茲柯的柏林旅遊日記,他騎著1960年代流行的由東德生產的機車「Schwalbe」,去尋找另一台同樣的機車,找到後,便把自己的機車停在那台機車旁邊照相記錄,最後共有四十張彩色輸出,藉由記錄這些東德的「遺物」,他喚起了德國分裂的過去。

除了在六樓的主要的展區之外,紐約現代美術館也在二樓的中央大廳及旁邊的展廳展出兩件歐羅茲柯的大型裝置作品。走上二樓,立刻可看到懸吊於大廳中央的〈移動矩陣〉(2006)——以石墨畫上線條的灰鯨骨架。歐羅茲柯於2006年受墨西哥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之託,為墨西哥城的一間圖書館創作一件作品,當歐羅茲柯看到圖書館內部的建築台架後,他便想像一具鯨魚骨架懸吊在中央大廳的景象,於是他與四位專家前往著名灰鯨聚集區之一的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洲,在取得許可後,於沙灘中挖掘出一具灰鯨的骨架,運回墨西哥城。歐羅茲柯決定根據骨架的構造加上石墨線條,於是他在關節處畫上實心的圓形,再以同心圓線條向外擴張,而不同關節的圓形線條便相遇交錯。這件作品由大約廿位助理協助,使用了六千枝鉛筆共同完成。這次是此作品首次離開圖書館在外展出。

大廳旁的展間則展出紐約現代美術館近期收藏的作品〈不變的武士樹〉(2006),歐羅茲柯使用電子媒體及版畫複製來進一步表現他先前發展的抽象幾何圖形,以相鄰的圓形及方形背景為基本結構,在其上以藍、紅、白、黃四種顏色做排列組合,結果共有六百七十二種變化,而這次展覽則以其中的四百六十張布滿牆面。這件作品強調事物的短暫及可變性,歐羅茲柯表示:「我在意藝術的『時間』多於『空間』。」

「嘉布利耶.歐羅茲柯」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至3月1日,之後將巡迴至歐洲,於4月18日至8月10日在巴塞爾美術館展出,9月15日至2011年1月3日在巴黎龐畢度中心展出,2011年1月19日至4月25日在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展出,各城的展覽都將根據展出地點做獨特的設計。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8期2010年3月號)

3/10/2010

提姆.波頓的奇想世界 ——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提姆.波頓」插畫動漫電影回顧展

圖說:提姆.波頓 無題(不給糖,就搗蛋) 筆、墨、馬克筆、水彩、紙 38.1×30.5cm 1980 Private Collection 
© 2009 Tim Burton

常看電影的觀眾,對於美國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 1958-)一定不陌生,由他所執導的〈剪刀手愛德華〉(1990)、〈聖誕夜驚魂〉(1993)、〈決戰猩球〉(2001)、〈查理與巧克力工廠〉(2005)、〈瘋狂理髮師〉(2007)……等,都令人印象深刻,也留下絕佳的票房記錄。無論是由真實演員演出的電影或是動畫片,提姆.波頓的作品總是瀰漫著黑暗與怪誕的氣氛,也展現出他獨特的創意。

事實上,提姆.波頓不僅是一位導演,也是一位藝術家、插畫家、攝影家及作家,他多方面的創作,都讓他的個人風格更加鮮明。紐約現代美術館於月前推出提姆.波頓的同名回顧展,檢視他多年來的創作生涯,七百多件展品包括了素描、繪畫、短片、隨筆記下的想法、學生時期的作品、攝影、與電影相關的模型及道具……等,讓觀眾從大銀幕認識他之餘,也可以了解他的創作背景與靈感來源。

●一切皆始於柏本克
走過貼有提姆.波頓電影作品年表的牆面,觀眾從長滿尖牙的妖怪嘴部進入燈光昏暗的長廊,這個妖怪是根據提姆.波頓未實現的電影〈不給糖,就搗蛋〉(1980)中的角色所製作的,而長廊內則播放著六部動畫短片,分別是〈汙點男孩的世界〉(2000)的六個片段。長廊的另一端是一間黑暗的小展廳,周圍牆面懸掛著數件畫作,鮮豔、螢光色的線條讓畫作中的怪異人物好像浮在半空中似的,而前方則懸吊著同樣散發出螢光效果的作品〈旋轉木馬〉。通過這段前導的展廳,觀眾便進入主要展場,依照年代順序,分為「倖存柏本克(1958-1976)」、「美化柏本克(1977-1984)」及「超越柏本克(1985-)」三個部分。

位於加州的柏本克市(Burbank)是提姆.波頓成長的地方,由於靠近好萊塢及各個電影公司的駐紮點,那裡可謂美國1950年代典型的近郊城鎮。年少時期的提姆.波頓個性並不活潑,在學校的成績普通,但是卻對繪畫、電影有極大的興趣,常跟朋友在自家後院用簡單的器材拍攝短片,也在素描本上創造出各種人物及角色。他的靈感來源非常多,包括報紙及雜誌漫畫、卡通、兒童文學、玩具、電視節目、日本鬼片、科幻片及各種博覽會,而這個時期的創意,也成為他日後從影生涯中的重要基礎,許多電影中的角色,都可以追溯回他學生時代的想法。

在「倖存柏本克(1958-1976)」展區中,便展示了這許多從未公開過的作品及文件。一張大型的標示〈壓碎廢棄物〉,是提姆.波頓於1973年參與市政府所舉辦的「反亂丟垃圾運動」宣傳標示競賽的作品,獲選被貼在柏本克市的垃圾車上,也成為讓他的藝術天賦第一次被公開讚賞的作品。〈巨獸茲力格〉(1976)是他創作的兒童圖畫故事書,寄給出版社但未被接受,出版社的婉拒信也在展覽中一併展出。除此之外,尚有他在筆記本寫下的笑話及繪畫,以及多部他在社區裡拍的短片,有些由朋友演出,有些則是他自導自演。這些作品常反映了提姆.波頓成長時期的孤僻,並從想像力中得到安慰。同時,也能看出他對於怪異、詭趣主題的興趣與日俱增。

高中畢業後,提姆.波頓進入加州藝術學院就讀兩年,讓他在專業技術上日漸純熟。之後,他進入迪士尼工作室繪製動畫,在此四年間的許多作品更加鞏固了他的職業生涯,他個人的風格特質及主題思想也開始嶄露,例如根據生物特徵創造的人物角色、身體的掩飾及變形、青少年與成年人的互動、多愁善感、譏笑反諷,以及幽默。「美化柏本克(1977-1984)」展區展示了提姆.波頓的大量手稿及作品,包括在加州藝術學院時的課堂練習及筆記,以及在迪士尼工作室時,例行工作之外所隨筆畫下的卡通。他在那個時期,也開始為他所創造出的人物配上短詩,文圖中透露出他對於雙關語的愛好。

在迪士尼工作室期間,提姆.波頓認識了同樣畢業於加州藝術學院的瑞克.韓利克斯(Rick Heinrichs),並開始了他們往後長期的合作關係。1980年代,他們在工作之餘,私下共同製作了多部片子,但從未公開發表過,包括〈不給糖,就搗蛋〉、〈羅密歐與朱麗葉〉(1980-4)及〈鬼版小紅帽〉(1981),展覽中即展示了這些片子的製作草圖。而展場中的一個區塊,則播放著提姆.波頓受迪士尼委託而製作的亞洲版〈糖果屋〉(雖以英文演出,但演員均為亞裔),這部長度半個多小時的片子結合了真實的演員及簡單的道具與動畫,營造出半虛半實的效果。本次於展覽中播放,是繼1983年10月迪士尼於電視頻道播出一次後,首度再次播出,而伴隨展出的則有多件道具、故事版及手繪的角色設定。

「超越柏本克(1985-)」區塊,則展示了大眾所熟悉的電影的相關資料及道具。提姆.波頓的個人筆記寫著他對於故事情節的設定,他在給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紙條中寫著欲添加的台詞,此外,〈聖誕夜驚魂〉及〈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2005)的角色模型,以及許多電影道具及服裝,也在展示之列,讓觀眾一窺電影幕後的概念及想法。

●多面向回顧
除了上述的展場外,美術館也在館內的放映廳播放提姆.波頓過去的電影作品,並展示多張國內、外的電影海報,此可謂紐約現代美術館首度為電影界人士做如此大型的個人回顧展。自去年11月展覽開幕以來,參觀人潮絡繹不絕,擠滿了展廳,可見提姆.波頓的知名度與魅力。「提姆.波頓」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至4月26日。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8期2010年3月號)

3/09/2010

「僅僅死亡」於斯勞特基金會展出

 圖說:莎莉.曼(Sally Mann) 身體農場#8 攝影 2000

長久以來,「死亡」一直是藝術家們探索的議題,而芝加哥收藏家理查.哈里斯(Richard Harris)則以「死亡」為他的收藏主題,幾十年來,他收藏了各個世紀、各種類別及媒材的作品。斯勞特基金會(Slought Foundation)目前展出的「僅僅死亡」,便是從理查.哈里斯收藏中精選出來的約四十件作品。

展場中涵蓋了從15世紀至今的作品,藝術家包括杜勒、林布蘭特、哥雅等大師,也有傑斯帕.瓊斯、羅柏.梅普索普、奇奇.史密斯等當代藝術家,而幾件佚名作品更可看出理查.哈里斯的收藏不分藝術家的知名度,而是以主題為主軸。作品大多數與頭骨或骷髏的圖象相關,不過也有一些比較間接的作品,如與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相關的檔案照片,以及記錄盧安達戰爭受害孩童的攝影作品等。

這項展覽的中心思想,是從19世紀英國作家湯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於1827年的論述《被看成是一種藝術的謀殺》而出發,此文開頭便陳述,「死亡」有兩個把手,其中一個是「道德」,由教士及法官所握著,另一個則是「美學」,由其他所有的人所握著,這個美學的把手將死亡轉變為一種奇觀,因為它讓人們以一種完全美學的態度來觀看死亡。回應這樣的說法,此展覽強調,「死亡」在我們的社會中似乎是最大的禁忌,我們活在一個不願意談及死亡的文化中,甚至聲稱死亡是一種假象,但是死亡其實是真實的,而也是因為它的真實,因為生命有限,我們的生命才有意義。換句話說,本次的展覽即是探索並頌揚死亡的真實性。「僅僅死亡」展期至3月8日。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18期201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