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12

日常生活的美麗與艱難——費城美術館展出「柔依.史特勞斯:十年」

史特勞斯 爸爸刺青 2004拍攝、2011輸出 30.5×40.6cm
費城,是美國的第一個首都,舊城區有著磚造的古老建築、小巧的巷弄,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與物件。市中心的幾棟高樓在夜晚形成明顯的天際線,從市政府通往美術館的富蘭克林大道兩側種滿了樹木、分布著雕塑,連結了數個公園及博物館。然而,更廣大的區域卻充滿了貧窮、犯罪及各種社會問題。這樣的區域,便是費城攝影師柔依.史特勞斯(Zoe Strauss, 1970-)的取材地點。

從未受過正式藝術教育的史特勞斯,於1995年成立了「費城公共藝術計畫」,身為唯一組織成員的她,致力推廣在非傳統的場域展示藝術,讓一般市民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藝術。2000年,史特勞斯在生日時收到一台相機,從此開始她的攝影生涯,並於過去幾年獲得數個獎項及補助。本次費城美術館展出的「左依.史特勞斯:十年」呈現了她這段時間的重要攝影作品,除了美術館內的一百七十件作品之外,更有五十四件作品以大型看板的方式分布在費城各處。

●藝術、居民、公共空間
生長於費城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中,史特勞斯感受到與她的環境的深厚連結,特別是她的祖父母及母親所居住的社區,成為她主要的拍攝地點之一。她的攝影主題大致分為三類:即興的路人肖像、建築物與其周遭環境,以及路邊的招牌看板或文字塗鴉。這些作品常反映了費城較陰暗的一面,不管是廢棄的空屋或是帶有傷痕的人們,似乎都隱藏著一段故事。而她的拍攝對象,大多是與美術館等所謂藝術殿堂沒有交集的族群。為了讓作品實際進入居民的生活,從2001年開始的十年間,史特勞斯在南費城的95號公路下方公共空間展出自己的作品,一年一天,將作品貼在水泥柱上,並以美金5元出售作品彩色影本。這項「I-95計畫」的目的,是為了讓觀眾了解藝術、公共空間及他們自己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三者的連結。除了費城及附近的城鎮之外,史特勞斯也旅行至芝加哥、拉斯維加斯等中西部的城鎮拍攝,試圖包含整個國家。這些城鎮都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同樣地,在她的鏡頭下呈現出令人無奈的另一面。

本次費城美術館將史特勞斯的作品以大型看板的方式設置在費城的各個社區,便是擴大了她的將藝術帶入生活的概念,同時也強調了美術館與城市的關係。五十四件作品大致上圍繞著「旅程」及「回家」的主題,並觸及遷移、命運、衝突、決心等概念,期望觀眾在觀看這些看板時,可以建構起自己對於這些影像的故事。看板上有肖像、有建築、有塗鴉,都是在城市之中再平凡不過的人物與景象,而這樣的展示,讓美術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與社區對話。

●美麗又艱難
史特勞斯鏡頭下的城市,不是聳立的高樓或優美的景致,而是廣大卻常被主流社會忽略的族群。對於居住在費城市中心的觀眾來說,她的作品看似遙遠,卻又感覺靠近。那是許多人盡量避開的危險區域,然而其中的居民與眾人無異,共同生活在一個城市之中。史特勞斯的作品將他們赤裸裸地呈現出來,鏡頭簡單卻充滿力量,甚至帶起一種心痛感。她一方面忠實地記錄了不被社會看好的族群,另一方面也呈現這群人本身的生命尊嚴,正如她所說,她的作品訴說著「日常生活的美麗與艱難」。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42期2012年3月號)

3/19/2012

一沙見世界,一花窺天堂——費城美術館推出特展「梵谷聚焦」

梵谷 矮樹叢中的兩人 1890 油彩畫布 49.5×99.7cm 辛辛那提美術館藏
1886年,梵谷從比利時安特衛普搬到巴黎,在那裡首次接觸到印象派,這些繪畫大膽的顏色及筆觸,與當時荷蘭及比利時繪畫的陰暗色調及嚴肅主題大相逕庭,讓梵谷深深感到驚奇,並決定擁抱這股新的潮流。接下來的四年間,直到1890年他結束自己生命之時,梵谷先後居住於巴黎、亞爾、聖雷米及奧維,他投身大自然之中,以實驗性的方式描繪靜物、花草及風景。屏棄傳統畫法的梵谷,創造了前所未見的繪畫視覺效果,為現代繪畫史帶來巨大的影響。

本次特展「梵谷聚焦」便呈現了梵谷生命最後四年的作品,由費城美術館及加拿大國家藝廊共同策畫,從歐、美、日本等地集合了超過七十件作品,其中包括四十六件梵谷的繪畫,以及同時代的攝影、素描與日本木刻版畫,與梵谷的作品做對照。

●線條與顏色的力量
走入展場,著名的〈向日葵〉(1888-9)立即映入眼簾,鮮豔的色調及粗厚的筆觸展現了梵谷的獨特風格。在巴黎的期間,梵谷畫了多幅靜物畫,其中以瓶花及老舊的靴子為最常出現的主題。在另一幅〈向日葵〉(1887)中,兩朵襯著藍色背景的向日葵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被拉到極靠近的觀看距離,花朵的細節一覽無遺。〈花瓶中的矢車菊及罌粟花〉(1887)同樣以藍色為背景,強烈對比著紅、白兩色的花朵,是梵谷探索顏色的極佳代表,也增添了畫面的繁茂及豐富。

除了室內靜物,梵谷更把興趣轉向室外景致,尤其是身邊的植物。他近距離觀看描繪腳邊的花草,使這些微小的主題展現出強盛的生命力。〈雛菊〉(1889)以黃色及綠色為主調,黃色的雛菊從一叢叢的綠草中生長出來,畫面中多層次的綠色及清晰的筆觸,呈現了梵谷對於描繪細節的著迷。同樣對於草地的描繪也出現在〈長草與蝴蝶〉(1889)及〈草地與蝴蝶〉(1887或1889)中,這兩幅畫作幾乎全部以長短不一的線條及點狀完成,根根分明的綠草成為主角,而蝴蝶及花朵成為點綴。在〈鳶尾花〉(1889)之中,以相同畫法表現的草叢及雛菊布滿畫面,襯托出主角鳶尾花,梵谷以俯瞰的角度描繪花朵,而傾斜的背景造成畫面空間拉近的效果。

大範圍的風景也是梵谷的作畫題材之一,即使如此,他仍未忽略近景部分的細節。在一系列的麥田作品中,梵谷把天際線拉到畫面上方接近頂端之處,使天空只佔據整體的一小部分;畫面中間,他以較為簡單的線條及點狀描繪遠景的部分;而畫面下方近景的部分,則仍舊有著仔細的描繪,如〈麥田〉(1888)這件作品中束起來的麥梱似乎就在眼前,而整個壓扁的空間也正是梵谷處理聚焦近物的方式。梵谷並未使用單一的比例及視點,不同距離的風景也從不同的觀看角度描繪,讓畫面中的遠近元素呈現怪異的對比,卻也帶出他獨特的風格。

另一個梵谷喜歡的主題便是森林,特別是樹幹及地面的矮樹叢。他通常聚焦於一小塊地面的矮樹叢,而樹幹則十分靠近畫面前方,甚至突兀地將畫面分割,或造成擋住視線的效果。這些作品傳遞一種擁擠的感覺,濃密的草木及被阻擋的陽光或許也反映了梵谷的內心世界。

除了梵谷的作品之外,當時的日本木雕版畫及歐洲攝影也在展示之列。自從19世紀中期日本開始與西方貿易,擁有「異國風情」日本藝術便在歐洲造成一股風潮。梵谷特別喜歡日本木雕風景畫,他與弟弟擁有了將近五百件收藏。這些作品對於梵谷的作品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例如拉高的天際線、傾斜的視角、強調大自然的微小元素等。同一時期,歐洲的藝術家也開始使用攝影做為工具,捕捉快速變換的光影。雖然梵谷始終對於攝影有些排斥,但是從展出的攝影作品中可看到相似的主題,都展現了對於
大自然微小細節的興趣。

●聚焦微小事物
梵谷曾在給妹妹的信中寫道:「我總是禁不住出外凝視著一葉草、一枝松樹枝、一株麥穗,以平靜自己。」對他來說,「一葉草」成為簡單生活的代表,這也為他的繪畫生涯定調。在梵谷生命最後四年間的許多作品,就如同相機聚焦一樣,強調近距離觀看微小的事物,而他獨特的筆觸及用色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壓扁的空間的對比下,更加明顯。「梵谷聚焦」展至5月6日。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42期2012年3月號)

3/13/2012

大都會美術館新美國展廳盛大開幕

洛伊茲的〈華盛頓跨越德拉瓦河〉展示於大都會美術館新美國展廳的主要展廳
自從十年前開始的整修工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的美國展廳就處於部分開放的狀態。今年1月中,新美國展廳盛大開幕,全新的展覽空間及布展方式,呈現美國18世紀至20世紀初的藝術史,也提供更好的觀展路線。

新美國展廳擁有近2800平方公尺的空間,分為廿六間展廳,展出近一萬七千件作品。繪畫、雕塑、家具、銀器等展品,以編年的方式,從美國殖民時期肖像開始依序展示,同時也配合時代主題,發展出一條故事線,呈現美國獨立、內戰、拓荒等精神,以及重要的藝術群體。

大都會美術館擁有豐富的美國早期藝術藏品,其中自然不乏多位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描繪殖民時期中產階級肖像的科普利(John Singleton Copley)、以繪畫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出名的史都華(Gilbert Stuart)、風景畫家荷馬(Winslow Homer)、寫實畫家艾金斯(Thomas Eakins)、生前便享譽國際的肖像畫家沙金(John Singer Sargent)、女性畫家卡莎特(Mary Cassatte)等,皆有多件作品於展出之列。展區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位於主要展廳的〈華盛頓跨越德拉瓦河〉(1851),這件洛伊茲(Emanuel Gottlieb Leutze)的畫作於前一陣子修復完成,它描繪了美國獨立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捩點,由於畫作尺寸及其所傳達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其成為美國藝術史上曝光率最高的作品之一,展示於美國展廳的中心位置,似乎也帶起美國民主制度得來不易的聯想。

分布於展廳之中的雕塑也同樣配合主題,從早期的顯貴及政治人物,到西部牛仔及印地安人等,從各個面向呈現美國歷史及精神。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42期201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