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11

拍賣公司以畫廊交易出擊——菲利普斯拍賣公司紐約旗艦畫廊開幕

菲利普斯拍賣公司紐約旗艦店

原本在紐約雀兒喜區即設有展覽空間的菲利普斯拍賣公司(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於去年10月底在紐約中城區又開設了新的空間,這間位於公園大道的旗艦店,擁有將近2000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以往在較小的雀兒喜區空間進行的拍賣會,也移至新的旗艦店舉辦,兩個月以來佳績頻傳,為公司帶來新氣象。

●寬敞明亮展覽空間
若接近公園大道與57街的轉角處,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菲利普斯拍賣公司於10月底開幕的紐約旗艦店,除了門面的招牌外,靠馬路的兩側有著一片片的大玻璃窗,讓人從外面就可以瞧見裡面展示的作品。走進展場,寬敞的空間及明亮的光線形成觀看作品的極佳條件,而內部的閑靜也與外面的繁忙形成對比。

這個新空間目前推出的展覽,是私下談價的作品。一進門的右手邊,是巴斯奇亞的油畫〈兩件一元〉,右前方的牆面掛著安迪.沃荷的絹印版畫〈瑪莉蓮夢露〉及培根的油畫〈肖像習作〉,另一個角落則展示著凱斯.哈林的畫作〈太空船與光,8月29日〉及雕塑〈無題(三位跳舞的人)版本C〉,此外,幾件波特羅的雕塑及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的畫作也散布在展場中。展場二樓尺幅最大的作品是達敏.赫斯特的〈藥窗(六片左手鑲板)〉,而安迪.沃荷的〈鑽屑鞋〉及波特羅的〈樞機主教(格瓦拉的孩子)〉也佔了大塊牆面,此外,尚有幾件理查.阿爾史瓦格(Richard Artschwager)及湯姆.瓦塞曼(Tom Wesselmann)的作品。二樓是舉辦拍賣的場地,有著與一樓同樣明亮寬敞的空間,拍賣官會站在57街那一側整面的落地窗前,而其正前方有著三個夾樓包廂,提供給貴賓客戶參與拍賣時使用。

●增加能見度
菲利普斯拍賣公司最早於1796年成立於倫敦,創立者哈利.菲利普斯(Harry Phillips)原本是佳士德的資深員工,自創公司後為了能很快地與其他公司競爭,菲利普斯融合其商業敏感度及吸引觀眾的技巧,以創新的方式來促進自己的拍賣,例如現在已經非常普遍的夜間拍前酒會,就是由菲利普斯開始的,而他也在短時間內在英國贏得客戶的信賴,至今,菲利普斯仍是唯一在白金漢宮內舉辦過拍賣的公司。哈利.菲利普斯去世後,由他的兒子威廉.奧古斯都.菲利普斯(William Augustus Phillips)繼承公司,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公司經過了數度的轉手及更名。1970年代,當時的老闆克里斯多福.衛斯頓(Christopher Weston)開始向國外擴展,在紐約、雪梨及蘇黎世設置辦公室。又經過幾次轉手後,2000年,知名瑞士畫商西門.德.普利(Simon de Pury)及丹妮拉.拉森保(Daniella Luxembourgh)加入經營行列。很快地,西門.德.普利成為董事長,他於2001年將公司總部搬遷至紐約,在東57街的畫廊經營印象派繪畫、美國現代藝術、手錶、珠寶及設計等拍賣。2003年,雀兒喜區開始成為新興畫廊區之時,西門.德.普利便將公司總部搬遷至此,將拍賣焦點放在當代藝術、設計、珠寶及攝影,這個位於二樓的空間向外望去便是哈德遜河,而由舊鐵道改建為公園的「The High Line」就通過畫廊旁邊,開幕後更增添這裡的景致。2008年底,菲利普斯選定了位於公園大道的旗艦店位址,經過計畫與空間翻修後,終於在三個月前開幕。

增加展覽空間,自然是菲利普斯在中城區開設新空間的目的之一,不過,更重要的是開拓更多潛在的客戶群。大約兩年前開始,菲利普斯就調整拍賣策略,希望吸引新進入藝術市場的高收入族群。雖然雀兒喜區是藝術愛好者時常光顧的區域,但是該處總還是距離中上城區的辦公大樓及高級住宅較為遙遠,而新空間所位於的公園大道中城區路段,是許多人上下班會經過的區域,在地理位置上,不僅接近潛在客戶,也與蘇富比和佳士德兩家拍賣公司較為靠近。西門.德.普利表示,新空間的設置,是為了增加能見度,而這是一個十分樂觀的地理位置。

●拍賣佳績頻傳
旗艦店開幕後,已經舉辦了數次拍賣會,結果也令人滿意。11月初的開幕拍賣,總共交出了1億3700萬美元的成績,創下該公司史上的最高拍賣紀錄,五十九件拍品共拍出了五十二件,其中最高價的是安迪.沃荷的〈她生命中的男人〉(1962),成交價逾6300萬美元,而破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的,包括貢札雷—托勒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無題(馬歇.布萊恩特肖像)〉(1992)成交價逾456萬美元、湯馬斯.書特(Thomas Schütte)的〈偉大心靈16號〉成交價逾411萬美元,以及欣蒂.雪曼的〈無題#153〉成交價逾277萬美元……等等。

同樣地,1月初首度於旗艦店舉辦的設計拍賣,也以總成交價710萬美元創下了菲利普斯史上的設計拍賣紀錄。這場拍賣涵蓋了20世紀法、義、美、北歐的設計,共有73%的拍品拍出,最高價是義大利設計師波利(Flavio Poli)設計的吊燈,以43萬美元成交,包括這件作品,總共有十六位設計師破了個人拍賣紀錄。

●前景樂觀
目前,菲利普斯在紐約及倫敦設有總部舉辦拍賣會,此外,在柏林、日內瓦及巴黎也設有辦公室。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位於紐約的兩個空間將負責不同的區塊。大致來說,位於公園大道的旗艦店主要舉辦單一所有人拍賣、夜間拍賣,以及珠寶拍賣;而雀兒喜區的空間則多展示設計、攝影及主題性等展覽,並維持其行政辦公空間。菲利普斯向來給予拍賣圈的印象,是為客戶營造較為輕鬆的拍賣氣氛,例如舉辦拍賣後酒會等活動,他們表示,目前正在腦力激盪,以確保新的空間也同樣為客戶帶來愉快、有趣的參與經驗。

西門.德.普利表示,過去幾場拍賣結果顯示他們的努力開始得到了回報,「位於公園大道的旗艦店給我們更好的條件來展示拍品」。接下來的幾場拍賣,包括3月3日的「維也納與維也納工作室」設計拍賣、3月4日的「當代藝術第一部分」,以及3月8日的「受到影響」委託拍賣,期望再為藝術市場創佳績。

(原文刊載於《藝術收藏+設計》雜誌41期2011年2月號)

2/08/2011

繪畫與電影的精彩對話——彼得.格林納威以電影技術呈現大師作品

〈里奧納多的最後晚餐:彼得.格林納威的視界〉多媒體裝置作品一景

經典的大師繪畫有多少觀看方式?長久以來,藝術史學家從主題、技巧等各方面討論作品,畫家以臨摹大師作品做為一個學習過程。如今,英國導演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提供了一種新的觀看方式——以電影的技術來呈現繪畫。月前於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展出的〈里奧納多的最後晚餐:彼得.格林納威的視界〉,帶著觀眾以嶄新的方式體驗達文西的〈最後晚餐〉及維洛內些的〈迦拿的婚宴〉,同時也是格林納威的作品於美國的首展。

一走進作品放映空間,觀眾即被尺寸各異的大型螢幕環繞,除了圍在四周的螢幕外,兩面長條形螢幕從屋頂鋼架垂吊下來,而地板中央也有一塊投影區域,甚至在兩側螢幕的外側,尚有第二層小螢幕,以增加影片的層次感,霎時間,真不知該把目光聚集在哪個方向。作品〈里奧納多的最後晚餐:彼得.格林納威的視界〉全長大約四十五分鐘,總共分為三個段落。開頭的十分鐘是序曲「城市的義大利」,在交響樂聲中,只見一幅幅中古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以蒙太奇的方式交疊出現,接著,是一張張義大利城市廣場、建築及雕塑的影像,以同樣的方式展現在眼前,影像變化的速度之快,讓觀眾如同身處萬花筒一般,必須不停地轉頭環顧四周以捕捉不停變換的畫面。這些城市景象,是義大利畫家們生活及經驗的空間,也刺激了他們的創作靈感。義大利畫家以繪畫裝飾建築內部,而建築空間也不斷地出現在他們的繪畫之中,達文西的〈最後晚餐〉及維洛內些的〈迦拿的婚宴〉即是如此。

序曲結束後,觀眾被引導進入下一個空間。正前方,是一幅完全依照原作所複製的達文西的〈最後晚餐〉。達文西於1494至1498年間,受委託在米蘭聖馬利亞感恩修道院的飯廳北面牆上畫了〈最後晚餐〉,他使用透視法及光影變化,讓這件作品看起來像是整個空間的延伸。格林納威的複製作品不僅是畫作,也包含了整面牆,因此作品除了逼真外,其擺放的位置高度也與原作一模一樣,而這個空間的正中央,則有一張白色的長桌,其上放著白色的杯、盤、麵包等,觀眾在昏暗的燈光下走進來,有如真得走進修道院的飯廳一般。接下來的廿分鐘,格林納威以現代的光影投射技術,多方面地呈現達文西在創作時的巧思,也突顯這件作品的經典之處,其中涵蓋了它配合實際空間的構圖,以及從畫面背景窗戶和飯廳實際窗戶射入的光源。從格林納威的作品中,觀眾看到〈最後晚餐〉在一天之內可能有的實際及想像的光影色調變化,耶穌及十二個門徒分別被突顯出來,而學者對於這件作品的幾項評論分析,也以圖象的方式呈現在眼前。

最後的十五分鐘,觀眾則回到一開始進入的空間。這段尾奏,呈現的是文藝復興晚期義大利畫家維洛內些的〈迦拿的婚宴〉。如同〈最後晚餐〉一般,原本懸掛在威尼斯聖喬治亞修道院的〈迦拿的婚宴〉也是一幅餐桌繪畫。維洛內些以精湛的色彩運用描繪了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把水變酒。作品內的一百廿六位人物及幾隻動物分布在希臘羅馬建築背景的各處,各從事著不同的活動。與前面兩段不同的,是這個部分除了音樂之外,也加上了敘述及對話,先有旁白講解著作品的歷史,之後則是畫中人物可能有的對話,包括猶太婚禮中常出現的閒聊內容,以及在場人們對於神蹟的反應。而接近結尾時,格林納威旋轉作品的角度,將觀眾的觀看位置往上拉,好似從上空俯瞰整個婚宴一般,也將一幅平面繪畫變成一個三度空間的世界。

早期接受繪畫訓練的格林納威,希望使電影成為一種表現繪畫的方式,他認為,現代人的眼睛似乎失去了閱讀繪畫的敏感度,並表示在自己的電影作品中,色彩的重要性總是超越主題。〈里奧納多的最後晚餐:彼得.格林納威的視界〉一方面解讀了經典繪畫,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是一件精彩的藝術作品,使觀看大師繪畫成為具有聲光效果的劇場經驗。除了本次的作品外,格林納威也以類似的方式探索呈現過林布蘭特的〈守夜〉及拉斐爾的〈童女的婚禮〉,而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則包括畢卡索的〈格爾尼卡〉、維拉斯蓋茲的〈侍女〉、莫內的〈睡蓮〉、秀拉的〈大碗島〉、帕洛克的〈一:31號〉,以及米開朗基羅的〈最後審判〉,著實令人期待。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29期2011年2月號)

2/01/2011

沃荷的黑白無聲影片肖像——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安迪.沃荷早期影片作品

安迪.沃荷 吻 1963-4 16釐米底片(黑白無聲) 54分鐘

1963年的夏天,安迪.沃荷在創作了一系列如〈瑪莉蓮夢露〉等名人肖像之後,開始實驗性地使用影片拍攝的方式來創作肖像作品,在那個年代,這些無聲影片的主題及拍攝方式都十分大膽、具有爭議性。紐約現代美術館目前推出的「安迪.沃荷:影片」,由美術館的主策展人克勞斯.畢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策畫,呈現近廿件作品,展覽展至3月21日。

當初安迪.沃荷拍攝作品時,使用的是十六釐米黑白底片,不過,本次在美術館展出的作品,除了放置在入口處的一件〈試鏡:依梭.絲庫爾〉以傳統的方式放映,其餘都是數位化後的作品。展覽分為三個區塊。進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安迪.沃荷使用他的第一台攝影機所拍攝的〈睡〉(1963),作品的主角為詩人兼行為藝術家約翰.喬諾(John Giorno),安迪.沃荷拍攝了許多喬諾睡覺的片段,再將這些片段剪輯並重複播放,處理成一件五個半小時的作品。〈睡〉的左右兩邊,則分別是〈口交〉(1963)及〈吃〉(1963)兩件作品。在四十一分鐘的作品〈口交〉當中,攝影機拍攝著一位靠著磚牆、身穿皮衣的情色片演員的臉部,他的下半身及正在為他口交的一位導演則從頭到尾未出現在畫面中。〈吃〉呈現了藝術家羅柏.印地安納(Robert Indiana)花費了四十五分鐘吃完一朵香菇的過程。這三件作品都把鏡頭聚焦於主角的臉部,觀眾看到的,是類似動作的不斷重複。

1964年初至1966年底,安迪.沃荷在他的工作室「工廠」拍攝了近五百件「試鏡」系列。此系列作品透露出安迪.沃荷一生對於名流文化的迷戀,他邀請了名人及藝術界好友到工作室拍攝肖像,並要求某些人如同照相般靜止不動,某些人則重複進行著某個動作,另外也有些人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被拍攝下來的。入口處的〈試鏡:依梭.絲庫爾〉(此人為收藏家)即是這個系列之一,而展場的第二個區塊,也另展出了十二件「試鏡」系列作品,藉由將作品放映在帶有黑色邊框的白色布幕上的方式,更製造出「肖像畫」的效果。每件作品都是四分鐘影片的迴旋放映,因此走在展場內,觀眾可以看到演員依迪.塞琪威克(Edie Sedgwick)、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搖滾樂手盧.里德(Lou Reed)、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等人直盯著鏡頭看;演員丹尼斯.霍柏(Dannis Hopper)皺著眉頭思考,似乎有沉重的心事,卻又偶爾露出微笑;模特兒丹妮兒.露娜(Donyale Luna)不停地撥著自己的頭髮;明星寶貝珍.霍澤(Baby Jane Holzer)則永無止盡地刷牙。

最後一個部分,是一間設計如同電影院般的展廳,黑暗的空間內排放著五十張椅子,前方則放映著〈吻〉(1963-4)。安迪.沃荷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全長五十四分鐘的影片,呈現的是數對情侶親吻的片段,每對情侶大約三分鐘。評論家史提芬.華森(Steven Watson)曾在他的書本《工廠製造:沃荷及六零年代》寫道,〈吻〉沒有任何高潮,情慾被不停重複的動作剷平,這些吻就如同生產線上的產出物品。卻也有其他人說道,每對情侶都有獨特之處,也因此並非如此枯燥。以上兩種說法或許都正確,〈吻〉的確呈現了情侶之間的親密行為及情感,說它完全無法引起情慾是過份了些,但展場內,也少有觀眾在這部作品前面停留超過十分鐘。

「安迪.沃荷:影片」的所有展出作品,都依照他原本的想法,將正常為一秒廿四格的速度放慢到一秒十六格來播放,因此影片皆流露一種緩慢、慵懶的感覺,它們一反當時流行或商業片的傳統,將觀看影片的經驗回歸到最基本的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直接面對面,攝影這項媒材似乎被赤裸裸地呈現出來,而安迪.沃荷早期影片的重要性也就在於此。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429期2011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