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2012

隱藏於肖像之內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萊涅克.迪克斯特拉:回顧」


迪克斯特拉 瘋狂之屋(梅根),英國利物浦,2009年 2009 四頻錄像投影,32分鐘
自從攝影發明以來,肖像攝影就一直是一項主要的類別。這麼多年來,攝影家也不斷地在肖像攝影上尋找新的突破。面對著人物的鏡頭,能夠表達出多深的情感?攝影家又如何在其中表現出個人的獨特性?

荷蘭攝影家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 1959-)的攝影對象絕大部分是青少年,自1990年代起,她的系列攝影數度獲獎,也建立起她在國際藝壇上的名聲。今年暑假,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展覽「萊涅克.迪克斯特拉:回顧」,以大約八十件作品,呈現她於過去二十年來的攝影生涯。這是她於北美的首次大型美術館個展,因此具有相當的標誌性。

1981年至1986年,迪克斯特拉就讀阿姆斯特丹著名的瑞特菲爾德藝術學院,畢業後從事了一陣子與商業相關的攝影工作,但是這樣的攝影讓她感到很受挫。1991年的一場腳踏車車禍改變了她的生涯方向。五個月的復健時間,讓她有機會好好休息與思考。在復健的過程中,迪克斯特拉每天都得游泳,從游泳池出來時也總是疲憊不堪。一天,她在游泳之後立刻拍了一張自己的肖像,捕捉自己精疲力竭的樣貌。照片中的她戴著綠色泳帽、穿著綠色條紋泳衣,不僅外表的疲憊一覽無遺,心理上的不安似乎也呈現出來。迪克斯特拉認為,正是因為精疲力竭,所以並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姿勢,因此拍攝下來的樣貌更是無意識的自然狀態。這件作品可謂迪克斯特拉藝術生涯的起點,自此,她便開始拍攝許多肖像系列。

「海灘肖像」(1992-1994)是一系列青少年在海灘拍下的肖像,有些是獨照,有些則是兩、三位合照,幾乎都穿著泳裝,拍攝地點遍佈美國、英國、波蘭、烏克蘭、克羅埃西亞等國的海灘。每一件作品都是大尺幅的全身肖像,因此每位主角的姿態及表情都很清楚地呈現在觀者眼前。而攝影機從微低的位置以仰角拍攝,使作品中的人物有著如紀念碑人物般的巨大感。又由於背景的海灘線條及色彩簡單,因此在提供一種氛圍的同時,並不會搶走注意力,讓觀者的焦點放在人物身上。鏡頭下的青少年雖然看著鏡頭,卻也難掩羞澀,成長時期的不安與尷尬透過作品傳遞出來。「海灘肖像」系列於1997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後,迪克斯特拉的名字正式登上國際舞台。

迪克斯特拉也一段長時間內,重複拍攝同一位人物。1994年開始的「阿美莉莎」系列,拍攝的是一位住在荷蘭難民精神療養院的波士尼亞女孩,十幾年的時間,迪克斯特拉多次拍攝阿美莉莎,從一位小女孩到少女,又成為母親。這麼多年來,女孩染髮、跟著流行,從原本東歐的扮相漸漸融入西歐的審美觀。她本身的成長及周遭環境帶給她的轉變,都呈現在一系列十一張的作品之中。同樣地,「奧利維爾」系列(2002-2003)則是拍攝一位從軍的男孩,從初入軍隊到成為老練的軍人的生理及心理發展。

1990年代中期開始,迪克斯特拉開始拍攝錄像。她的錄像,其實很像攝影,同樣是把人物個別突顯在畫面中。〈The Buzz Club, Liverpool, UK/ Mystery World, Zaandam, NL〉(1996-1997)為雙頻錄像投影,青少年個別站在白色的牆面前方,襯著背景音樂,或抽煙、或喝酒、或跳舞,大致上都忽略攝影機的存在。2009年的〈瘋狂之屋〉有著類似的手法。迪克斯特拉到利物浦的舞廳內尋找青少年,請他們配著自己最喜歡的音樂跳舞。輪流投影在展廳四周牆面的六位青少年,分別襯著不同的音樂,跳著不同類型的舞。從音樂一開始播放時,他們比較放不開的姿態,到後來無法抗拒音樂的律動而盡情擺動的樣貌,六位青少年的個性及自我表達方式在一首音樂的時間之內表現出來。同一年的三頻錄像作品〈我看到一位女人哭泣(哭泣的女人)〉則脫離迪克斯特拉一貫的單一或少數人物入鏡的手法,而是請了十幾位小學生共同入鏡,讓他們看著畢卡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回應這件作品。從頭到尾,畢卡索的作品都沒有出現於錄像之中,觀眾看著鏡頭來回於小學生之間。短短的十幾分鐘內,他們的討論從描述自己看到了什麼,到推測這位女人哭泣的原因,整個過程反映了他們的想法及內心世界,而觀眾也不得不驚訝於他們既純真又深入內心的討論。

迪克斯特拉的創作很重視「轉變的狀態」,不管是青少年時期的尷尬、年齡的增加、心態的成長、經歷重大事件的轉變等等,都是她的拍攝對象。雖然攝影是近代的媒材,但她的肖像作品的色彩及尺寸令人聯想到17世紀的荷蘭繪畫。而拍攝者與被拍攝者、觀者與被觀看者的相互關係,也透過作品呈現出來。


(原刊載於《台北藝術論壇電子報》第20期2012年10月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